宏观经济研究: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落地 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定预期
研究结论
事件:5 月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本次会议信息量大,措施密集,同时涉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会三个部门。
其中央行角度出台的举措共十条:一是降准,二是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三是下调政策利率(7 天逆回购利率),四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五是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六是增加3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七是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八是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九是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额度合并使用,十是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这些措施既着眼于总量,也针对性扶持了消费、地产、科技、三农、小微、资本市场,是政治局会议要求货币政策“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的一次性集中体现。
金融监管总局的角度共有八项增量政策,一是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二是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三是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四是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五是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六是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七是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八是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这些措施同样鲜明服务于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地产新模式、稳定外贸、推动科技行业取得新突破)的目标。
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政策动态来看,一是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二是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三是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五是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六是要求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监管温度,尽力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如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
此外本次会议还透露了几点增量信息,如公积金政策的变化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 亿元、债券市场“科技板”的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且“目前有近100 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 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等等。此外,《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实行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产品的比例要求并适度延长锁定期,同样受到广泛关注,是金融行业深化改革,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又一次体现。
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门红”之后,紧接着公布的4 月PMI 数据已经部分体现出外贸冲击带来的衍生影响——除了新出口订单PMI、进口PMI 明显下行之外,外贸冲击对上游采购、价格的传导也已经显现出来(如出厂价格指数PMI 下滑达到3个百分点以上),在此背景下,既有政策部署加快落地势在必行,且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商务部表态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而发生改变,因为谈判可能道阻且长,甚至资本市场存在产生更大波动的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仍不失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政策逻辑。
风险提示
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变化,进而反复影响市场的风险;
关税引发的产业链重构导致全球出现增长减速与产能过剩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