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展望系列之九:六大维度 测算
2025是宽信用、再平衡之年。宽信用主要是通过政府发债融资来实现,而财政扩张提振内需,以对冲潜在关税冲击和外需放缓,有望逐渐缓解内需相对不足的状态,实现内外需的再平衡。
测算一:宽信用力度
2025 年宽信用发力,相对确定的是财政扩张、中央政府加杠杆,同时降息可能促进企业融资修复。财政扩张带来的增量预估在2-3 万亿元。参考2019、2022 企业融资77%、41%的修复幅度,2025 企业融资增量或在1.8-3.3 万亿元。
测算二:加征关税影响
以加征10%关税作为基准情形。参考2018 年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推算对美出口短期降幅或在11.5-14.2%。美国从我国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例已降至13.5%,这意味着其对出口的拖累效应约1.6-1.9 个百分点,对GDP 的直接拖累效应约0.30-0.37 个百分点。
测算三:以旧换新、超额储蓄对消费拉动
从2024 年的政策效应来看,以旧换新对消费的短期提振效应可能介于1-2 倍之间。如以旧换新补贴规模从1500 亿增至2500 亿元,参考2024 的拉动效应,至少可以直接带动0.3-0.4 万亿元增量消费。同时城镇居民超额储蓄约7900 元/人,如居民收入预期改善,增量或得到明显提升。
测算四:设备更新对投资拉动
设备更新支持资金或扩容至2000-2500 亿元,参考2024 年的乘数(偏保守估计),预计拉动投资0.6-0.8 万亿元,对投资拉动效应约0.4-0.8 个百分点。
测算五:2025 GDP 节奏
2025 一季度数据“开门红”的概率高,或超5%。十省专项债项目“自审自发”,二三季度经济数据明显放缓的概率或下降。
测算六: CPI 何时反弹
内需提振或拉动相关链条价格修复。如CPI 环比中枢回到0.15%,节奏上参考2015-19 环比,2025 年四季度CPI 同比可能回升至1%+。
风险提示
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全球贸易体系出现超预期变化。主要发达经济体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