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快评:近期就业政策的四点观察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14 22:21:13
评论:0
核心观点
本文关注近期的就业政策,关注四个方面:1)以工代赈政策,中央力度明显加大,2025 年截至6 月已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295 亿元,2024 年为115 亿元、2020 年为56 亿元;2)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升,大企业的返还上限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力度接近2022 年;3)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扩围,补贴对象从“企业”扩展为“企业和社会组织”;4)社保缓缴政策重启,但细节待明确。
一、以工代赈:中央力度明显加大
1)什么是以工代赈?“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主要面向“脱贫人口及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其他农村劳动力等群体”。
2)历史上,政策如何调整?据发改委,“2006 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十三五’时期…累计投入以工代赈中央资金近300 亿元”。应对疫情冲击,以工代赈加力扩围。
一是发改委2020 年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 亿元,体量与十三五时期接近,但将劳务报酬占国家以工代赈资金的最低比例从10%提高至15%,二是2020 年11月、2022 年7 月,分别将以工代赈的实施范围扩展到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的相关重点工程项目等领域。
3)近期有何调整?当前主要是中央以工代赈投资力度明显增加,据发改委,“截至6 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5 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295 亿元(分多批次下达)…预计吸纳带动70 余万名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这一数字较2024 年的115 亿元、36 万人,明显增加。此外,6 月发改委印发《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方案》,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中央对项目投入资金的比重由30%以上提高至40%以上(2020 年由10%提升至15%)。
4)体量有多大?据发改委,2024 年以工代赈拉动就业约332 万人。
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当前力度接近2022 年1)什么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即“为了稳定就业岗位、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按一定比例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历史上,2014、2020-2022 年政策明显加力。一是2014 年,为配合产业结构调整,2014 年人社部印发《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可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二是2020-2022 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政策更侧重中小微企业。2020 年将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上限从50%提升至100%,2021 年返还比例有所下调,2022 年,大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
3)近期有何调整?2025 年7 月《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中,将大企业的返还上限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这一政策力度与2022 年相似。
4)体量可能有多大?2024 年,社保基金中失业保险收入为1971 亿元,按照返还比例提升20~30 个百分点估算,对应企业可获得的返还金额在394~591 亿元,由于各地执行时仍需满足其他条件,这一估算为上限值。
三、一次性扩岗补助:补贴对象扩展
1)什么是一次性扩岗补助?参照202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对吸纳16—24 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用毕业时间为2022 年1-12 月且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按每招用1 人不超过1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此后该政策一直延续,2025 年,支持群体从“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 岁登记失业青年”调整为“16—24 岁登记失业青年”,但补贴的对象从“企业”扩展为“企业和社会组织”,补贴标准未调整,均为1500 元/人。
3)从数据上看,今年青年就业压力仍大。一是参照教育部数据,2025 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 万人,同比增加43 万人,为近年来新高,二是观察青年失业率,5 月,全国城镇16-24 岁青年失业率(不含在校生)达到14.9%,高于去年同期的14.2%。
四、社保缓缴:政策重启,细节待明确
1)什么是阶段性缓缴社保?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阶段性缓缴社保中单位缴纳的部分,主要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
2)历史上,2020-2022 年政策明显加力,2020 年《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提出困难企业可缓缴6 个月社保,同时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免征、减半征收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022 年5 月,缓缴的企业进一步扩围至“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企业”缓缴期限扩展至6~12 个月。
3)近期有何调整?2025 年7 月《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中提出,“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但未明确缓缴期限。
风险提示:政策更新不及时,政策收集不完备
2)历史上,该政策有何变动?一次性扩岗补助可追溯至2022 年,彼时“对招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陆银波 日期:2025-07-14
本文关注近期的就业政策,关注四个方面:1)以工代赈政策,中央力度明显加大,2025 年截至6 月已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295 亿元,2024 年为115 亿元、2020 年为56 亿元;2)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升,大企业的返还上限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力度接近2022 年;3)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扩围,补贴对象从“企业”扩展为“企业和社会组织”;4)社保缓缴政策重启,但细节待明确。
一、以工代赈:中央力度明显加大
1)什么是以工代赈?“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主要面向“脱贫人口及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其他农村劳动力等群体”。
2)历史上,政策如何调整?据发改委,“2006 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十三五’时期…累计投入以工代赈中央资金近300 亿元”。应对疫情冲击,以工代赈加力扩围。
一是发改委2020 年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 亿元,体量与十三五时期接近,但将劳务报酬占国家以工代赈资金的最低比例从10%提高至15%,二是2020 年11月、2022 年7 月,分别将以工代赈的实施范围扩展到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的相关重点工程项目等领域。
3)近期有何调整?当前主要是中央以工代赈投资力度明显增加,据发改委,“截至6 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5 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295 亿元(分多批次下达)…预计吸纳带动70 余万名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这一数字较2024 年的115 亿元、36 万人,明显增加。此外,6 月发改委印发《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方案》,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中央对项目投入资金的比重由30%以上提高至40%以上(2020 年由10%提升至15%)。
4)体量有多大?据发改委,2024 年以工代赈拉动就业约332 万人。
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当前力度接近2022 年1)什么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即“为了稳定就业岗位、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按一定比例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历史上,2014、2020-2022 年政策明显加力。一是2014 年,为配合产业结构调整,2014 年人社部印发《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可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二是2020-2022 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政策更侧重中小微企业。2020 年将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上限从50%提升至100%,2021 年返还比例有所下调,2022 年,大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
3)近期有何调整?2025 年7 月《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中,将大企业的返还上限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这一政策力度与2022 年相似。
4)体量可能有多大?2024 年,社保基金中失业保险收入为1971 亿元,按照返还比例提升20~30 个百分点估算,对应企业可获得的返还金额在394~591 亿元,由于各地执行时仍需满足其他条件,这一估算为上限值。
三、一次性扩岗补助:补贴对象扩展
1)什么是一次性扩岗补助?参照202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对吸纳16—24 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用毕业时间为2022 年1-12 月且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按每招用1 人不超过1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此后该政策一直延续,2025 年,支持群体从“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 岁登记失业青年”调整为“16—24 岁登记失业青年”,但补贴的对象从“企业”扩展为“企业和社会组织”,补贴标准未调整,均为1500 元/人。
3)从数据上看,今年青年就业压力仍大。一是参照教育部数据,2025 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 万人,同比增加43 万人,为近年来新高,二是观察青年失业率,5 月,全国城镇16-24 岁青年失业率(不含在校生)达到14.9%,高于去年同期的14.2%。
四、社保缓缴:政策重启,细节待明确
1)什么是阶段性缓缴社保?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阶段性缓缴社保中单位缴纳的部分,主要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
2)历史上,2020-2022 年政策明显加力,2020 年《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提出困难企业可缓缴6 个月社保,同时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免征、减半征收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022 年5 月,缓缴的企业进一步扩围至“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企业”缓缴期限扩展至6~12 个月。
3)近期有何调整?2025 年7 月《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中提出,“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但未明确缓缴期限。
风险提示:政策更新不及时,政策收集不完备
2)历史上,该政策有何变动?一次性扩岗补助可追溯至2022 年,彼时“对招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陆银波 日期:2025-07-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