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简评:从大周期看 PPI或尚未触底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10 09:15:40
评论:0
截止2025年7月,PPI已连续33月为负,历史最长周期54个月为负。将两轮周期价格曲线重叠,可见走势高度相似。在两轮价格下跌初期,PPI都快速完成下跌,触底小幅反弹后长时间低位震荡。然而震荡并不意味着最终回到正常增长,在上一轮周期中,PPI十几个月震荡后,于2014年7月再次开始加速下跌,类似的是,2024年6月-9月,PPI同样在长时间震荡后加速下跌。受益于924一系列强有力政策,该趋势被打断,PPI暂时性企稳。但2025年2月后价格跌幅再次走扩,5月有加速下跌趋势。
往后看,PPI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尚存。从PPI结构看,上游采矿和原材料是当前阶段PPI下跌主要原因,中下游价格仍保持稳定。而在上一轮周期中,同样阶段中下游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已经完成了一定幅度的下跌。这或许意味着在本轮周期中,上游跌价还没有向下传导。PPI中游装备制造业受抢出口支撑,下游可选消费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撑,随着出口抢跑效应减弱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力度调整,价格下行压力可能进一步显现。
货币政策方面,从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或对价格提振作用有限。2014-2015年,央行6次降息(2014年11月、2015年3月、5月、6月、8月、10月),5次全面降准(2015年2月、4月、9月、10月和2016年3月)为经济托底,并没能有效阻止价格持续下探。仅从数据层面观察,纯货币政策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PPI曲线下行斜率保持稳定,或暗指货币政策本身对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PPI从2024年9月的短暂性企稳再次转向加速下跌趋势。
财政政策方面,2015年6月棚改货币化政策,2015年12月去产能政策,分别对应了PP1停止加速下跌和大周期真正完成触底,我们理解财政对价格的效用或强于货币政策。2015和2016年广义财政赤字(一般公共赤字+政府性基金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PSL等其他准财政工具/名义GDP)分别为5.3%和8.3%,2025年预计值为12.8%,财政政策力度可观的情况下,如何发力是关键。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提出去产能。上一轮周期去产能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建材等初级制造业,本轮产能过剩行业结构和上一轮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持续向高端转型,过剩产能更多集中于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截止目前,响应本轮去产能政策的企业集中在光伏、钢铁、水泥和建材等行业,本轮去产能能否复现历史效果,仍需观察。 机构: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一 日期:2025-07-10
往后看,PPI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尚存。从PPI结构看,上游采矿和原材料是当前阶段PPI下跌主要原因,中下游价格仍保持稳定。而在上一轮周期中,同样阶段中下游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已经完成了一定幅度的下跌。这或许意味着在本轮周期中,上游跌价还没有向下传导。PPI中游装备制造业受抢出口支撑,下游可选消费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撑,随着出口抢跑效应减弱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力度调整,价格下行压力可能进一步显现。
货币政策方面,从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或对价格提振作用有限。2014-2015年,央行6次降息(2014年11月、2015年3月、5月、6月、8月、10月),5次全面降准(2015年2月、4月、9月、10月和2016年3月)为经济托底,并没能有效阻止价格持续下探。仅从数据层面观察,纯货币政策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PPI曲线下行斜率保持稳定,或暗指货币政策本身对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PPI从2024年9月的短暂性企稳再次转向加速下跌趋势。
财政政策方面,2015年6月棚改货币化政策,2015年12月去产能政策,分别对应了PP1停止加速下跌和大周期真正完成触底,我们理解财政对价格的效用或强于货币政策。2015和2016年广义财政赤字(一般公共赤字+政府性基金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PSL等其他准财政工具/名义GDP)分别为5.3%和8.3%,2025年预计值为12.8%,财政政策力度可观的情况下,如何发力是关键。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提出去产能。上一轮周期去产能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建材等初级制造业,本轮产能过剩行业结构和上一轮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持续向高端转型,过剩产能更多集中于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截止目前,响应本轮去产能政策的企业集中在光伏、钢铁、水泥和建材等行业,本轮去产能能否复现历史效果,仍需观察。 机构: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一 日期:2025-07-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