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梳理、回顾与展望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14 10:32:28 评论:0
  核心观点

      过往的供给侧改革可以为当下的“反内卷”提供借鉴思路。1998 年、2015 年,中国进行过两次供给侧改革。1998 年的改革主要针对纺织业,2015 年则针对产能过剩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我国供需失衡问题的根源包括: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投资驱动模式惯性导致重复投资现象泛滥;金融支持的资源配置失调;行业本身门槛较低,技术壁垒弱。国际经验来看,供给侧改革不仅要推动市场化产能优化,同时要加以监管和政府引导。国内经验来看,行政手段、国企改革、民生政策和市场化改革应当并重。我们认为,新一轮“反内卷”将温和推进中国过剩产能消解,以增量产能限制为主,同时通过升级优化存量产能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摘要

      目前,光伏、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高潜力产业,在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补贴与资本大量涌入驱动下,快速复制、无序扩张,使我国进入新一轮产能过剩。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近期市场聚焦最新“反内卷”定调:6 月29 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署名“金社平”的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举例了部分行业无序价格战的乱象:“光伏组件低至每瓦六毛多,百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屡创新低……”,并指出了“ 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弊端:“会削弱行业整体竞争力”、“会破坏产业发展生态”、“会阻碍国内大循环”,提出要“破除‘内卷式’竞争” 、“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我国供需失衡问题的根源包括: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投资驱动模式惯性导致重复投资现象泛滥;金融支持的资源配置失调;行业本身门槛较低,技术壁垒弱。国际经验来看,供给侧改革不仅要推动市场化产能优化,同时要加以监管和政府引导。国内经验来看,行政手段、国企改革、民生政策和市场化改革应当并重。

      从过去两次供给侧改革的经验出发,我们认为,新一轮“反内卷”将温和推进中国过剩产能消解,以增量产能限制为主,同时通过升级优化存量产能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玉玮/冯天泽 日期:2025-07-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