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系列专题报告: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突破点在哪儿?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4 14:28:46 评论:0
  “内卷式”竞争正在成为我国部分产业增长失速、利润下滑与创新减弱的核心障碍,其本质是资源在低效竞争中被反复消耗,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负和博等。面对价格下行、产量过想与研发投人减弱的失谢状态,当前政收策以对已从简单去产能转向结构性改革。新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竞争机制从低价内耗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制度供给、要素流动与市场规则重塑,强化高质量供给能力。改革路径重点覆盖新兴产业治理、地方政策规范与公平市场构建,为“十五五”期间的产业升级与长期资本回报奠定坚实基础,释放出更具确定性的政策红利。

      “内卷式”竞争是负和博奔:“内卷式”竞争是指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争夺存量份额而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竞争,典型特征包括同质化价格战、低效重复投资与非生产性支出上升,严重压缩了技术创新与高质量供给空间。在微观层面,企业利润下滑与创新乏力形成“低质低价”循环;在宏观层面,产能过剩与财政压力等结构性风险加剧,危及经济稳定。其深层根源在于供需错配、制度障碍与政绩导向失衡。为应对这一间题,中央从 2024年起系统推进治理转型,政策从企业行为规范拓展至地方招商管控,并强化法治与市场机制联动,推动从事后整治迈向结构优化与制度重构,逐步构建统一大市场与高质量竞争新秩序。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价格与利润持续下滑的同时,产量、产能投资反而逆势上升,叠加研发投入减弱,产生资源错配、竞争失序的结构性信号:截至2025年6月,PPI已经连续33个月为负,九成行业出厂价下行,成为“无序扩张+需求不足”组合下的显性指标。通过利润率、产能利用率、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投资的对比分析,发现汽车、化学原料、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内卷加剧。同时,研发投入普遍下滑,进一步加剧产品同质化和竞争失序,唯有汽车行业在新能源带动下仍保持高强度研发。整体来看,判断行业是否“内卷”需结合价格、利润、产量、投资等多维数据相互印证,避免将周期性波动误判为结构性间题。

      本轮“内卷式”竞争治理与2015年前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行业结构、政策路径、治理方式及影响产度等方面差异显著:当前政策更侧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竞争机制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而非单纯通过行政手段清理过剩产能。不同于上轮以上游国企为主、强调硬性去产能,本轮内卷治理涉及更多新兴产业与民营企业,治理手段也更依赖法治框架与行业自律,治理周期或将更长。

      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核心,是通过新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本质并非否定竞争,而是矫正低价无序、消耗式竞争向创新驱动、价值创造的良性竞争转型。新供给侧改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区别于2016年以传统行业“去产能”为主的“减法改革”,更加注重创新引领、结构升级和制度供给的“乘法改革”。改革路径聚焦于反恶性竞争、规范地方行为与打通要素流动三大任务,未来将在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同、全球布局与政绩考核等四方面持续发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制度基础与增长动能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章俊/张迪/吕雷/铁伟奥/吴京/杨晓 日期:2025-07-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