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再抢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15 10:10:01
评论:0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 年7 月14 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6 月出口3251.8 亿美元,同比增长5.8%;进口2104.1 亿美元,同比增加1.1%。贸易逆差为1147.7 亿美元,同比增长16%。
整体上看:进出口增速双反弹,顺差创新高。
6 月出口增速收录5.8%(前值4.8%),高于我们预期。从外部环境和高频数据看,增速回升主要的核心驱动力是美国关税豁免期结束前,企业加速对美出口的动力仍在,6 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6.1%,降幅较5 月(-34.5%)收窄18.4 个百分点,创2024 年以来最大单月改善幅度,对出口增速的拖累收窄2.7 个百分点。
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1)高端制造与绿色产品主导增长。集成电路6 月出口同比+24.22%(连续3 个月增速超20%),拉动整体出口增长0.8 个百分点,成为机电产品增长的核心引擎。国内14nm 以下先进制程产能释放,满足全球AI 芯片、汽车电子需求。美国对华技术限制倒逼国产替代,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企业海外份额提升。上半年集成电路出口额超900 亿美元,同比增18%,占全球集成电路贸易份额升至28%。船舶6月出口同比+23.6%,环比增长5%,高附加值船型主导。汽车6 月出口金额同比+23.08%(前值+13.7%),增速继续保持高位。新能源车强势,量价双升,新能源汽车出口20.5 万辆,同比激增1.4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34.6%。传统燃料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8%,价格战加剧。2)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速持续低迷。家电出口同比-9%,智能空调、节能冰箱等高能效产品受东盟、拉美市场青睐,但对美出口增速拖累明显。箱包出口负增长,同比下滑10.29%,或因美国新关税导致订单转移至越南、孟加拉国。家具出口表现疲软,同比为-9.7%,海外房地产低迷持续抑制需求。
从出口目的地上看,1)东盟:替代效应强化但份额微降。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82%,拉动整体出口增长2.73 个百分点,增速居主要贸易伙伴之首。尽管增速领先,东盟占中国出口份额小幅降至17.89%(此前连续多月维持在18%以上),一方面或反映美国与越南达成新的关税协议,6月末前后我国对越南的出口有所下行;另一方面或反映中国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布局,部分订单分流至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2)欧盟:对中国的商品需求仍有韧性。对欧盟出口由5 月的12%降至7.6%,拉动出口增长1.13 个百分点。欧盟制造业PMI 连续6 个月持续边际回升,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较强,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6 月对欧盟出口增速边际回落。具体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光伏组件对欧出口放量,抵消了传统消费品疲软影响。不过,欧盟碳关税(CBAM)7 月试点实施,或压制高碳产品(如钢铁)后续出口。3)美国:“抢出口”推高增速,或不可持续。对美出口增长-16.13%(5 月出口增速为-34.52%),拖累出口2.39个百分点,但与5 月相比明降幅明显收窄。美国新关税政策生效前,进口商5-6 月集中囤货现象仍然明显。不过,随着“抢出口”逐渐结束,7 月起对美出口增速或回落,全年对美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份额可能跌破14%。4)其他区域:新兴市场贡献凸显。对香港/拉美/非洲的出口增速均超15%,其中对非洲增长较高,基建项目带动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出口。
出口多元化战略继续分散欧美市场风险,“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项目(如中亚产业园)推动中间品出口放量。
进口分析:量价背离现象收窄。6 月进口同比+1.1%(美元计价),为2025 年以来首次正增长。进口增速转正,除了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主要因素或为国内基建投资与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大宗跌价拖累减弱,前5 月铁矿砂进口均价跌16.4%、原油跌10.6%,但6 月价格环比回升,拖累效应减弱。6 月原油、金属矿砂进口量增加,进口金额跌幅明显收窄。
往后看,受7 月美欧圣诞备货前置和2024 年同期高基数(出口6.93%)的双重影响,出口增速或阶段性下行,美国关税政策叠加欧盟碳关税(CBAM)可能继续压制Q3 出口。不过东盟、非洲基建需求(如“一带一路”项目)有望支撑出口增量。随着内需驱动修复进口,价格拖累效应逐渐减小,下半年进口金额增速跌幅有望收窄,由于去年7 月进口基数较高,今年7 月进口增速或再次转负。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静静/罗丹 日期:2025-07-15
整体上看:进出口增速双反弹,顺差创新高。
6 月出口增速收录5.8%(前值4.8%),高于我们预期。从外部环境和高频数据看,增速回升主要的核心驱动力是美国关税豁免期结束前,企业加速对美出口的动力仍在,6 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6.1%,降幅较5 月(-34.5%)收窄18.4 个百分点,创2024 年以来最大单月改善幅度,对出口增速的拖累收窄2.7 个百分点。
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1)高端制造与绿色产品主导增长。集成电路6 月出口同比+24.22%(连续3 个月增速超20%),拉动整体出口增长0.8 个百分点,成为机电产品增长的核心引擎。国内14nm 以下先进制程产能释放,满足全球AI 芯片、汽车电子需求。美国对华技术限制倒逼国产替代,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企业海外份额提升。上半年集成电路出口额超900 亿美元,同比增18%,占全球集成电路贸易份额升至28%。船舶6月出口同比+23.6%,环比增长5%,高附加值船型主导。汽车6 月出口金额同比+23.08%(前值+13.7%),增速继续保持高位。新能源车强势,量价双升,新能源汽车出口20.5 万辆,同比激增1.4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34.6%。传统燃料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8%,价格战加剧。2)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速持续低迷。家电出口同比-9%,智能空调、节能冰箱等高能效产品受东盟、拉美市场青睐,但对美出口增速拖累明显。箱包出口负增长,同比下滑10.29%,或因美国新关税导致订单转移至越南、孟加拉国。家具出口表现疲软,同比为-9.7%,海外房地产低迷持续抑制需求。
从出口目的地上看,1)东盟:替代效应强化但份额微降。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82%,拉动整体出口增长2.73 个百分点,增速居主要贸易伙伴之首。尽管增速领先,东盟占中国出口份额小幅降至17.89%(此前连续多月维持在18%以上),一方面或反映美国与越南达成新的关税协议,6月末前后我国对越南的出口有所下行;另一方面或反映中国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布局,部分订单分流至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2)欧盟:对中国的商品需求仍有韧性。对欧盟出口由5 月的12%降至7.6%,拉动出口增长1.13 个百分点。欧盟制造业PMI 连续6 个月持续边际回升,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较强,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6 月对欧盟出口增速边际回落。具体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光伏组件对欧出口放量,抵消了传统消费品疲软影响。不过,欧盟碳关税(CBAM)7 月试点实施,或压制高碳产品(如钢铁)后续出口。3)美国:“抢出口”推高增速,或不可持续。对美出口增长-16.13%(5 月出口增速为-34.52%),拖累出口2.39个百分点,但与5 月相比明降幅明显收窄。美国新关税政策生效前,进口商5-6 月集中囤货现象仍然明显。不过,随着“抢出口”逐渐结束,7 月起对美出口增速或回落,全年对美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份额可能跌破14%。4)其他区域:新兴市场贡献凸显。对香港/拉美/非洲的出口增速均超15%,其中对非洲增长较高,基建项目带动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出口。
出口多元化战略继续分散欧美市场风险,“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项目(如中亚产业园)推动中间品出口放量。
进口分析:量价背离现象收窄。6 月进口同比+1.1%(美元计价),为2025 年以来首次正增长。进口增速转正,除了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主要因素或为国内基建投资与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大宗跌价拖累减弱,前5 月铁矿砂进口均价跌16.4%、原油跌10.6%,但6 月价格环比回升,拖累效应减弱。6 月原油、金属矿砂进口量增加,进口金额跌幅明显收窄。
往后看,受7 月美欧圣诞备货前置和2024 年同期高基数(出口6.93%)的双重影响,出口增速或阶段性下行,美国关税政策叠加欧盟碳关税(CBAM)可能继续压制Q3 出口。不过东盟、非洲基建需求(如“一带一路”项目)有望支撑出口增量。随着内需驱动修复进口,价格拖累效应逐渐减小,下半年进口金额增速跌幅有望收窄,由于去年7 月进口基数较高,今年7 月进口增速或再次转负。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静静/罗丹 日期:2025-07-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