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E212个行业超额通胀的理论和实际变化:如何跟踪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实时影响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6 17:40:09 评论:0
  核心观点

      从行业关税税率来看,今年以来,美国金属相关行业、汽车行业、办公用品、家具家电、玩具等行业的关税税率上升最为明显。

      从进口含量(进口占售价比重)来看,根据投入产出表,全部行业的直接进口占比为7%,中间品等间接进口的占比为3%。

      税率和进口含量决定了关税对价格的理论影响。音频设备、大家电、玩具、电脑、手机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关税传导效应,个人护理用电器、小家电、汽车表现出了比较弱的关税传导效应。

      截至6 月,目前关税成本的40%已经向消费者价格指数传导,相比5 月,大约20%的关税成本向消费者价格指数传导。

      从传导的时滞性和速度上来看,符合我们此前认为的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将在生效后2-3 个月内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摘要

      一、各类商品的实际有效关税税率变化。

      第一步我们按月计算出18000 个HT S 代码中的每一个单独商品的实际有效关税税率,再将其通过HTS-NAICS 勾稽表归类到NAICS 行业中。

      今年以来,美国金属相关行业、汽车行业、小家电、办公用品、玩具、家具等行业的关税税率上升最为明显。而服装皮革等行业,由于在2024 年之前已经面临较高的关税税率,截至今年5 月,相比于2024 年上升大约10 个百分点。

      二、不同行业的进口含量

      税率只是决定关税对价格影响的一部分,还要结合该行业中的进口含量来看。因此第二步,根据投入产出表,我们可以得到各个行业的直接进口和中间品进口。

      从全部行业来看,直接进口的总占比为7%,中间品等间接进口的占比为3%。电脑、手机、家具、小家电的直接进口占比高,发动机、半导体、机械等高端制造业的间接进口占比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例如服装、玩具等虽然美国本土生产很少,但由于物流、零售等成本占比高(占到60%以上),因此总进口含量占售价的比重不到30%。

      三、超额通胀的理论预测值和实际值

      金属、家具、家电、汽车等行业面临最大的关税成本上升,相比于2024 年,截至5 月的有效关税税率上升,若假设100%居民部门承担,理论上应推升家具、小家电、金属、汽车等行业的消费者价格分别上涨7 个百分点以上。

      从结果来看,音频设备、大家电、玩具、行李箱、电脑、手机、摄影设备等商品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关税传导效应,而个人护理用电器、小家电、汽车表现出了比较弱的关税传导效应,即超额通胀的实际变化远低于其理论预测值。整体来看,超额通胀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际通胀变化呈正相关。

      我们的模型显示,截至6 月,目前关税成本的40%已经向消费者价格指数传导,同时我们预计今年截至5月的关税总成本大约为7 个百分点,即目前关税已经累计推升PCE 大约0.28 个百分点。相比5 月,当时大约20% 的关税成本向消费者价格指数传导。

      从传导的时滞性和速度上来看,符合我们此前认为的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将在生效后2-3 个月内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关税向通胀传导的早期,模型的拟合度尚不高,一些受关税影响较大的行业暂时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提价,随着库存消耗,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证据应当变得更加明确,预期模型的拟合度也将有所改善。

      四、模型误差来源

      厘清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并不容易,根据历史文献,本文中我们依旧假设美国消费者承担全部关税成本,但目前来看,出口商、美国企业和美国居民三部门分担关税成本的比例存在不确定性。居民部门分担的关税比例越低,那么说明关税向消费者价格的传导完成度越高。

      同时,如果国内生产商认为进口关税能够带来本土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提升,并借机提价,那么居民部门承担的关税成本则可能超过100%。

      趋势值的选取对实际超额通胀的计算有较大影响。本文中我们选取2010 年-2019 年的平均通胀作为通胀的趋势值,在需求下行的时期,通胀的趋势值更低,因而会掩盖一部分关税对通胀的冲击影响。如果将2024 年全年的平均通胀作为趋势值,那么截至5 月和6 月的关税向消费者价格传导的幅度将分别变为30%和50%。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君芝/蒋佳秀 日期:2025-07-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