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上半年新旧动能加速切换 内外需平衡改善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6 13:43:48
评论:0
中国内地2025 年上半年GDP 同比增长5.3%,其中2 季度同比增长5.2%,较1季度的5.4%稍有放缓,但整体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一表现在全球经济增长扰动加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从增长贡献及对比1 季度来看,2 季度消费(52.3% vs 51.7%)、投资(24.7% vs 8.7%)、净出口(23.0% vs 39.5%)三大需求的协调性较1 季度明显改善,内需贡献增长,而外需依然韧性,特别是在外部贸易不确定性下,出口强劲表现成为稳增长的关键支撑力量,也凸显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和强大弹性。6 月当月数据仍呈分化态势:工业生产加速至6.8%;消费增速回落至4.8%;投资增速放缓趋势延续,主要反映短期扰动因素对经济走势的影响,经济运行的波浪式特征依然存在。
综合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而内外需平衡仍期待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而消费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撑下实现稳步回升,但整体消费势头仍需进一步巩固;对外贸易韧性凸显,出口产品和地区多元化成效明显,但不确定性犹存。内生动力仍需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具体来看: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5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 月当月增长6.8%,增速较5 月加快0.1 个百分点。从结构看,制造业增长7.0%,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上半年分别增长10.2%和9.5%,增速显著快于全部工业。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持续深化,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6.2%、35.6%。另一方面,2 季度产能利用率74.0%,虽较上季度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但产能利用率微幅下降也提醒值得密切关注需求端的变化,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对产能利用产生更大影响。
工业利润前五月累计下降1.1%,成本和需求或存在一定挑战。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工业生产的质量效益预计将持续改善和提升。
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内生动能仍期待政策支持而进一步夯实
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长5.0%,季度表现看,1 季度同比增长4.6%,2 季度有所加快,显示消费市场呈现回升态势。6 月当月增长4.8%,较5 月有所回落,其中餐饮收入明显放缓,6 月同比增长仅0.9%,而上月为5.9%。消费升级品类表现亮眼,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2%、11.3%。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与此同时,服务消费需求亦稳步恢复,服务零售额增长5.3%,较1 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下半年,基数效应以及前期的需求前置释放影响下,仍期待通过加大补贴和刺激措施来提振商品消费,并需重点支持和提升服务消费,以期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投资增速波动属新旧动能切换期间的正常现象,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25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制造业投资增长7.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发挥着稳投资的重要作用。民间投资下降0.6%,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其他民间投资实现增长5.1%。就6 月当月数据及与5 月对比来看,制造业投资(5.1% vs 7.8%)、基建投资(1.9% vs 5.1%),较上月均有所回落。投资增速出现波动主因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回落、旧动能的产能利用率降低、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投资主体决策更为谨慎。但展望未来,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动能方向依然有较大的投资增长空间。
楼市仍期待以更大力度推进回稳
需求端,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降3.5%和5.5%,较上年同期分别收窄15.5、19.5 个百分点,但6 月当月分别为-5.4%、-10.7%,购房情绪仍有待进一步提振。6 月各线城市普遍存在价格调整趋势。70 城房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二、三线城市分别下降0.2%、0.3%;二手住宅价格调整加大,一线城市环比下降0.7%,二三线城市均下降0.6%。供给端,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降20.0%,竣工面积降14.8%、施工面积降9.1%。房地产开发投资1-6 月同比降11.2%,累计同比较上期扩大 0.5 个百分点。面对市场调整,政策层面已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随着各地因城施策措施的深入实施、金融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政策托底作用下逐步企稳。
对外贸易展现强劲韧性,出口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9%,其中出口增7.2%、进口降2.7%,贸易顺差继续扩大。6 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7.2%,进口增2.3%,月度数据持续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外贸韧性的可持续性。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高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区域分布上,贸易伙伴多元化布局成效明显,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4.7%,也为应对传统欧美市场波动提供了重要缓冲。近期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扰动有所上升,特别是针对东南亚国家的转口关税等措施需要关注。另一方面,此前中美“对等关税”暂停90 天的时间窗口至8 月中旬,届时需留意相关贸易扰动情况。
6 月社融数据表现好于预期,政策传导效果逐步显现
2025 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 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4.74 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7.66 万亿元,同比多增4.32 万亿元,体现了财政政策积极发力、适度加力的政策取向。6 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新增社融4.2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24 万亿元。流动性结构边际改善,M2同比增长8.3%,M1 同比增长4.6%,M2-M1 剪刀差缩小至3.7 个百分点,资金传导效率有所提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活跃度增强。信贷结构亦呈积极变化,居民贷款保持稳定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回升。社融数据改善也体现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投放、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持续增强等,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力促进了经济循环的畅通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机构: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少金 日期:2025-07-16
综合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而内外需平衡仍期待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而消费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撑下实现稳步回升,但整体消费势头仍需进一步巩固;对外贸易韧性凸显,出口产品和地区多元化成效明显,但不确定性犹存。内生动力仍需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具体来看: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5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 月当月增长6.8%,增速较5 月加快0.1 个百分点。从结构看,制造业增长7.0%,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上半年分别增长10.2%和9.5%,增速显著快于全部工业。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持续深化,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6.2%、35.6%。另一方面,2 季度产能利用率74.0%,虽较上季度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但产能利用率微幅下降也提醒值得密切关注需求端的变化,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对产能利用产生更大影响。
工业利润前五月累计下降1.1%,成本和需求或存在一定挑战。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工业生产的质量效益预计将持续改善和提升。
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内生动能仍期待政策支持而进一步夯实
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长5.0%,季度表现看,1 季度同比增长4.6%,2 季度有所加快,显示消费市场呈现回升态势。6 月当月增长4.8%,较5 月有所回落,其中餐饮收入明显放缓,6 月同比增长仅0.9%,而上月为5.9%。消费升级品类表现亮眼,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2%、11.3%。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与此同时,服务消费需求亦稳步恢复,服务零售额增长5.3%,较1 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下半年,基数效应以及前期的需求前置释放影响下,仍期待通过加大补贴和刺激措施来提振商品消费,并需重点支持和提升服务消费,以期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投资增速波动属新旧动能切换期间的正常现象,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25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制造业投资增长7.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发挥着稳投资的重要作用。民间投资下降0.6%,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其他民间投资实现增长5.1%。就6 月当月数据及与5 月对比来看,制造业投资(5.1% vs 7.8%)、基建投资(1.9% vs 5.1%),较上月均有所回落。投资增速出现波动主因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回落、旧动能的产能利用率降低、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投资主体决策更为谨慎。但展望未来,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动能方向依然有较大的投资增长空间。
楼市仍期待以更大力度推进回稳
需求端,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降3.5%和5.5%,较上年同期分别收窄15.5、19.5 个百分点,但6 月当月分别为-5.4%、-10.7%,购房情绪仍有待进一步提振。6 月各线城市普遍存在价格调整趋势。70 城房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二、三线城市分别下降0.2%、0.3%;二手住宅价格调整加大,一线城市环比下降0.7%,二三线城市均下降0.6%。供给端,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降20.0%,竣工面积降14.8%、施工面积降9.1%。房地产开发投资1-6 月同比降11.2%,累计同比较上期扩大 0.5 个百分点。面对市场调整,政策层面已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随着各地因城施策措施的深入实施、金融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政策托底作用下逐步企稳。
对外贸易展现强劲韧性,出口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9%,其中出口增7.2%、进口降2.7%,贸易顺差继续扩大。6 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7.2%,进口增2.3%,月度数据持续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外贸韧性的可持续性。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高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区域分布上,贸易伙伴多元化布局成效明显,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4.7%,也为应对传统欧美市场波动提供了重要缓冲。近期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扰动有所上升,特别是针对东南亚国家的转口关税等措施需要关注。另一方面,此前中美“对等关税”暂停90 天的时间窗口至8 月中旬,届时需留意相关贸易扰动情况。
6 月社融数据表现好于预期,政策传导效果逐步显现
2025 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 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4.74 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7.66 万亿元,同比多增4.32 万亿元,体现了财政政策积极发力、适度加力的政策取向。6 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新增社融4.2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24 万亿元。流动性结构边际改善,M2同比增长8.3%,M1 同比增长4.6%,M2-M1 剪刀差缩小至3.7 个百分点,资金传导效率有所提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活跃度增强。信贷结构亦呈积极变化,居民贷款保持稳定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回升。社融数据改善也体现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投放、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持续增强等,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力促进了经济循环的畅通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机构: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少金 日期:2025-07-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