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1月EPMI数据简评
报告摘要:
2025 年1 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淡季环比下降4.7 个点至45.6。这一环比回调幅度略小于春节分布相近的2017 年(-7.0pct)、2020 年(-6.1 pct)、2022 年(-5.8 pct),其中应包含稳增长政策的影响比如新一轮“以旧换新”扩围等。但数据对应的产业绝对景气度仍待提升,45.6 的EPMI 水平仅好于2020、2021 和2024 年2 月份。
据中采咨询(下同),2025 年1 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45.6,环比下降4.7 个点。
从环比季节性看,2025 年春节为1 月29 日,春节日期较为接近的年份为2017 年(1 月28 日)、2020 年(1月25 日)、2022 年(2 月1 日),对于1 月环比分别为-7.0、-6.1 和-5.8 个点,本月环比下降幅度是小于季节性规律的。
从金额对水平看,45.6 是2014-2025 年1 月最小值;但若考虑春节错位的影响,与历史区间(2014-2025 年)1 月和2 月EPMI 数值比较看,45.6 的EPMI 仅好于2020 年2 月(29.2)、2021 年2 月(43.7)、2024 年2 月(45.5),景气中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2025 年1 月,7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位于景气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仅生物产业1 个,前值为3 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景气由扩张进入收缩区间。
分项指标呈现的信息包括:(1)临近假期企业减产,1 月生产、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环比分别下降9.3、3.5 和3.7 个点,生产量贡献了EPMI 环比降幅的49%;(2)由于生产下降较多,产需比例出现较大优化,但这属于春节前后的特殊值;(3)两大价格指标环比小幅下降,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环比分别微降0.2 和0.9 个点,形成PPI 回升趋势仍待政策进一步推动;(4)贷款难度指标环比上行1.0 个点,之前连续2 个月环比下降后再度回升,或与近期资金面边际偏紧等因素有关。
生产端,2025 年1 月生产量指数环比下行9.3 个点(前值为-5.5 个点,下同),采购量指标环比下行5.8 个点(-2.3pct),自有库存环比下降5.1 个点(+4.5pct)。
需求端,2025 年1 月产品订货指数环比下行3.5 个点(-7.1pct),出口订货环比下行3.7 个点(-3.3pct),用户库存环比下行1.7 个点(+4.3pct)。
2025 年1 月产需比例(生产指标与产品订货指标差值)-0.7,自2021 年10 月以来,产品订货指标再次强于生产量指标;临近春节停产停工是主要影响,供需格局改善的持续性仍需持续跟踪。2021-2024 年产需比例的均值分别为 0.7、2.2、3.3和3.6。
经营指标方面,2025 年1 月应收账款环比上行1.8 个点(+1.8pct),经营预期环比下降3.9 个点(-7.9pct),配送指标环比下降0.7 个点(+0.9pct)。
价格端,2025 年1 月购进价格环比下行0.2 个点(-0.4pct),销售价格环比下行0.9 个点(+1.3pct),利润指标环比下降3.3 个点(-6.7pct)。
2025 年1 月贷款难度环比上行1.0 个点(-1.6pct),研发活动指标环比下降3.4 个点(+1.2pct),新产品投产环比下行7.4 个点(+1.6pct),就业指标环比下降4.8 个点(-0.6pct)。
对于制造业PMI 而言,一则春节相近年份1 月份以环比季节性下降为主,2017、2020、2022 年环比分别下降0.1、0.2 和0.2 个点。二则从高频数据来看,主要工业品开工率1 月上中旬多数呈现下降特征。中性情景下,我们预计1 月制造业PMI 环比小幅下降,但季节性回调不改变2024 年8 月形成的本轮谷底位置。
春季相近年份的制造业PMI 环比以下行为主,2017、2020、2022 年1 月份制造业PMI 环比分别下降0.1、0.2、0.2 个点。
前两旬主要工业品开工率高频数据以环比下行为主。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均值26.8%,环比下降1.5 个点;PVC开工率均值81.1%,环比上行1.3 个点;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均值78.8%,环比下降0.3 个点;汽车全钢胎开工率均值60.5%,环比上行0.3 个点;高炉开工率均值77.5%,环比下降2.6 个点;山东地炼开工率均值51.8%,环比下降1.7 个点;江浙织机开工率均值61.5%,环比下降6.9 个点;聚氯乙烯开工率均值81.1%,环比上行1.3 个点。
细分行业方面,2025 年1 月生物产业景气度超过55,是唯一的一个环比改善且景气位于扩张区间的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各省市都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上海市2024 年中就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1。除了产业本身的趋势之外,短期可能还和冬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有关。
2国家卫健委1 月17 日发布会指出,本次流感强度低于上一个冬季流行季;但进入流行季时间晚,预计达到峰值的时间也会比上一个冬季流行季晚1 个月左右。
细分行业方面,2025 年1 月生物产业是唯一一个位于景气扩张的行业;其余行业景气均位于收缩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景气位于45-50 之间;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景气由高到低,位于40-45 之间。
从环比看,生物产业景气环比上行3.0 个点,其余行业景气环比下降,高端装备(-7.4 pct)、节能环保(-0.9pct)、新材料(-6.9 pct)、新能源(-7.9 pct)、新能源汽车(-6.8 pct)、新一代信息技术(-7.7 pct)。
与季节性均值(2017、2020 和2022 年1 月)相比,新能源景气高于季节性均值3.1 个点,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景气分别低于季节性均值0.2 和2.2 个点,其余行业景气与季节性均值差距较大,在5 个点以上。
2025 年春节位于1 月底,这意味着1 月数据的可验证性整体较低。短期缺少基本面坐标,后续1 月信贷社融情况是一个观测点。拉长时间看,2025 年新兴产业三大线索仍然值得期待:一是财政与货币政策新组合带给总量经济、贷款条件、流动性环境的影响,这一点有待于开工季验证;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一政策思路的影响,比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应用等产业领域;三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带来的供给优化线索,行业利润有望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稳增长力度或政策推行力度不及预期;国内通胀下行或在低位运行时间超预期;海外流动性环境收紧或放松超预期;季节性调整等因素导致EPMI 可能与制造业PMI 单月波动出现背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