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宏观周报:强调结构性支持 维护银行竞争秩序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8-18 09:32:30
评论:0
2025 年8 月15 日央行发布2025 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报告》更加强调既有政策的实施,这整体反映出央行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总量力度相对合意,同时央行认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短期内物价可能不会成为改变央行货币政策的核心因素。此外,央行强调维护银行业的竞争秩序,这意味着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不仅依靠降息,也要依赖改革。最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优化”进一步体现,更强调结构性的支持。
本次《报告》更加强调既有政策的实施,认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与上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不同,本次《报告》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后文货币政策展望的部分,上次《报告》在“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之后紧跟“强化逆周期调节”,但这次《报告》在“强化逆周期调节”之前增加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我们认为这整体反映出央行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总量力度相对合意。从本文的专栏以及近期央行推出的政策来看,需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的政策包括近期对消费的金融支持政策,以及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
近期PPI、CPI数据相对疲弱,央行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但考虑到央行在报告中提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这类积极因素包括“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振消费的宏观调控思路”。
因此,短期内物价可能不会成为改变央行货币政策的核心因素。
强调维护银行业的竞争秩序,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更加依赖改革。与上次报告提出的“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不同,本次《报告》明确提出要“维护银行业竞争秩序”,我们认为一个突出的体现是在贷款利率的竞争上。自今年5 月LPR调降以来,新发企业贷款利率和新发个人房贷利率基本与4 月持平,并没有明显变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维护银行业竞争秩序的结果。除了贷款利率之外,维护银行业竞争秩序或也会体现在对存款利率下行后的监督上。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呢?综合《报告》各部分行文来看,改革成为推动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的重点。本次《报告》提出“持续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这一方案意在推动企业融资非利息成本的下行,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此外,本次《报告》在专栏中也指出,要“研究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用好“全国中小微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些金融改革措施如果顺利落地,也有助于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优化”进一步体现,信贷更强调结构性支持。2024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出1“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在今年7 月14 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2,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也提出要“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
本次《报告》进一步体现出了“优化”的含义,即更注重信贷的结构性支持。上次《报告》中提到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本次《报告》中则提出“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在金融周期下行的过程当中,私人去杠杆、政府加杠杆是大趋势,未来货币与社融增速的稳定仍然需要财政与准财政政策的支撑。
往前看,央行在信贷方面的政策可能更加强调结构性支持,继续以“五篇大文章”为主线布局各类结构性支持政策,这类政策可能不仅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还包括债券市场建设、信用体系与增信体系建设、丰富金融产品等多项制度性改革措施。这意味着央行指出“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可能也不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融货币增速、贷款利率等等,也包括这一系列综合政策的实施效果。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彭/张文朗/黄文静/段玉柱 日期:2025-08-17
本次《报告》更加强调既有政策的实施,认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与上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不同,本次《报告》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后文货币政策展望的部分,上次《报告》在“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之后紧跟“强化逆周期调节”,但这次《报告》在“强化逆周期调节”之前增加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我们认为这整体反映出央行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总量力度相对合意。从本文的专栏以及近期央行推出的政策来看,需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的政策包括近期对消费的金融支持政策,以及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
近期PPI、CPI数据相对疲弱,央行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但考虑到央行在报告中提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这类积极因素包括“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振消费的宏观调控思路”。
因此,短期内物价可能不会成为改变央行货币政策的核心因素。
强调维护银行业的竞争秩序,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更加依赖改革。与上次报告提出的“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不同,本次《报告》明确提出要“维护银行业竞争秩序”,我们认为一个突出的体现是在贷款利率的竞争上。自今年5 月LPR调降以来,新发企业贷款利率和新发个人房贷利率基本与4 月持平,并没有明显变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维护银行业竞争秩序的结果。除了贷款利率之外,维护银行业竞争秩序或也会体现在对存款利率下行后的监督上。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呢?综合《报告》各部分行文来看,改革成为推动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的重点。本次《报告》提出“持续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这一方案意在推动企业融资非利息成本的下行,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此外,本次《报告》在专栏中也指出,要“研究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用好“全国中小微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些金融改革措施如果顺利落地,也有助于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优化”进一步体现,信贷更强调结构性支持。2024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出1“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在今年7 月14 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2,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也提出要“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
本次《报告》进一步体现出了“优化”的含义,即更注重信贷的结构性支持。上次《报告》中提到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本次《报告》中则提出“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在金融周期下行的过程当中,私人去杠杆、政府加杠杆是大趋势,未来货币与社融增速的稳定仍然需要财政与准财政政策的支撑。
往前看,央行在信贷方面的政策可能更加强调结构性支持,继续以“五篇大文章”为主线布局各类结构性支持政策,这类政策可能不仅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还包括债券市场建设、信用体系与增信体系建设、丰富金融产品等多项制度性改革措施。这意味着央行指出“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可能也不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融货币增速、贷款利率等等,也包括这一系列综合政策的实施效果。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彭/张文朗/黄文静/段玉柱 日期:2025-08-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