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内生动能走弱 增长压力初现下政策呵护仍有必要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8-20 16:39:25
评论:0
经济数据:供需两端均有走弱,政策呵护仍有必要
7 月经济数据多项走弱,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不足,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初步显现。7 月,除出口数据外,生产、消费、投资等数据全面下滑,表明当前经济修复的核心症结仍然来自内生需求。“两重两新”对消费和投资的支撑作用边际走弱,关税预期扰动对企业生产备货造成一定的影响,“反内卷”重点针对领域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出现小幅回落,下半年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加,完成年内经济目标仍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呵护。
(一)7 月工业生产进入淡季,面对关税预期和“反内卷”政策扰动,整体表现仍强于季节性。7 月往往是工业生产淡季,一方面夏季高温等天气原因可能导致部分工业企业调整生产节奏,另一方面,部分耐用品消费(如汽车)迎来销售淡季,企业相应放缓生产安排。2025 年7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7%,较上月回落1.1 个百分点,季节性走弱的特征明显;但季调环比增加0.38 个百分点,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0.35%),工业生产整体仍然强于季节性表现。但关税扰动和“反内卷”治理仍对工业生产带来结构性压力:
7 月出口超预期增长与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走弱背离,或反映7 月出口更多受存量订单支撑,关税预期扰动仍对企业生产备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外需对生产的拉动看,虽然7 月出口实现7.2%的超预期增长,但同期工业企业的出 口交货值由上月4%下滑至0.8%,与4-5 月份关税影响下的低位水平相当,二者出现显著背离。由于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反映的是当期发货行为,而出口以海关统计的出关时间为准,期间存在从工厂出库到交由物流、报关、运输的时滞,结合7 月PMI 分项中新出口订单(对应当期企业出口交货)和产成品存货均出现回落,意味着7 月出口或存在库存消化的逻辑,关税预期扰动对企业用于出口的生产和备货仍造成一定影响。
已有迹象显示“反内卷”治理对7 月工业生产带来压力,但长远角度看“反内卷”是经济动能转换、工业生产由量向质转变的必经之路。伴随7 月中央对“反内卷”的部署逐渐深化,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锂电、光伏上游,以及水泥、钢铁等传统工业领域已经开始陆续进行停采、错峰生产、减排限产的行动。从各行业领域的生产表现看,7 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生产虽然仍领先于行业整体,但部分“反内卷”相关领域的生产已经出现环比回落,煤炭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上游生产增速走弱,部分中游制造尤其是装备制造行业,如电气机械、汽车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上月下滑1.2、2.9 个百分点,7 月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仍维持在9%以上的高位,但环比小幅回落或也一定程度受此影响。
7 月暑期节假日需求充分释放叠加文旅项目供给增加,支撑出行、文娱服务表现,服务业生产维持稳健增长。7 月服务业生产同比增速为5.8%,较上月下降0.2 个百分点,整体维持稳健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如软件、信息技术类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1.9%)仍然维持领先。文旅部于7 月至8 月举办2025 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演唱会、旅游等相关文旅项目的服务供给显著增加,叠加暑期节假日释放出行娱乐需求,有效地支撑了本月出行、文娱服务生产,7 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行且位于景气区间,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受毕业季等影响,7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抬升。2025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 万人,突破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7 月正值各院校毕业季,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 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整体就业压力可控。
(二)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延续走弱,7 月社零环比连续两月负增长,商品零售回落明显。2025 年7 月,社零增速录得3.7%,较上月回落1.1 个百分点,环比延续上月的负增长(-0.14%),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环比增速(0.63%)。从消费结构看,7 月商品零售回落显著,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4.0%,较上月延续回落,降幅已连续两月超过1个百分点;而服务消费在暑假出行娱乐需求支撑下整体仍维持5.2%的韧性增长,但仍低于去年同期7.2%的增速水平。下半年以旧换新的资金额度有所下降,商品补贴对消费的支撑已出现边际走弱的迹象,需要警惕商品领域的需求透支效应。7 月补贴覆盖领域如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仍是支撑社零的主要分项,但二季度以来这些重点补贴领域的社零增速由高点持续下滑,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受到“价格战”的拖累,年初以来汽车社零维持在1%左右的低位水平。下半年消费政策的重点将逐渐拓展至服务消费,“国补”资金额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会同防通缩、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所配合,进一步提高补贴效率,发挥对消费的撬动效应。
(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连续四个月下滑,7 月创2020 年10 月以来的新低,三大投资分项均同步走弱。2025 年1-7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6%,较上半年回落1.2 个百分点;从季调环比看,7 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跌幅较上月(-0.3%)进一步扩大至0.63%,连续两月负增长。分结构看,基建、制造业、地产投资同步下滑;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虽维持高增长但拉动效果减弱,设备更新仍然对投资形成较大拉动。1-7 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增速录得15.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近14 个百分点,但增速已较3 月高点回落近4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大幅回落,1-7 月民间投资增速为-1.5%,较上半年下降0.9 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速较上半年下降1.2 个百分点,除地产拖累外,本轮“反内卷”重点针对以民企为主的新兴产业,制造业民企或受较大影响。
7 月楼市基本面呈现量跌价稳的特征,投资端跌幅进一步扩大。从销售端表现看,房地产基本面仍有待提振,量的方面,1-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0%和-6.5%,较上月跌幅均有增加,更高频的数据(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显示楼市成交仍然持续弱于过去四年同期水平;价的方面跌幅有所缓和,7 月新房、二手房的房价指数环比跌幅未延续扩大,各能级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大多持平或改善,但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 个百分点,跌幅较上月进一步加深,且幅度大于二、三线城市。从投资端表现看,7 月地产投资跌幅延续扩大,1-7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8 个百分点。低基数效应下,新开工累计同比降幅连续多月收窄,但施工和竣工面积 跌幅仍在扩大,土地缩量未改、房企投资审慎、房企资金承压等因素,仍是制约供给端修复的重要因素。
受高温、强降雨等气候因素影响,7 月广义、狭义基建均有下滑。其中,狭义基建投资增速为3.2%,较上半年回落1.4 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3%,较上半年回落1.6 个百分点。7 月建筑业PMI 和新订单分项均大幅回落进一步佐证,基建增速下滑的背后一方面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专项债形成实物投资的进度偏慢。广义基建投资中电力、交运仓储和水利投资均同步下滑,但下半年伴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已基本下达,广义基建仍将对投资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
7 月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企业扩产意愿较低。一方面, “反内卷”政策加码以来,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强化对水泥、煤炭、光伏等行业的新增产能约束,相关行业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内外需走弱的背景下传统和新兴行业投资项目趋于饱和,企业扩产投资意愿较低。1-7 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6.2%,较上半年回落1.3 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学原料及制品投资较上月回落4.2、3.6 个百分点,电器机械、汽车制造业投资均有下滑。
展望后续,全球与美国关税谈判的框架性协议已陆续达成,虽然中美关税博弈阶段性缓和,但转口贸易路径面临封堵、抢进口效应逐渐减退下,出口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或有所减弱,下半年经济增长延续企稳的核心点还在于内需改善。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仍有待进一步修复,政策效果传导至微观主体还需持续发力,形成一致性预期。一方面,上半年发挥重要承托作用的“两重两新”政策仍持续拉动下半年消费、投资和生产表现,但政策效应或边际走弱,尤其是以旧换新资金规模下降、商品需求的透支效应或逐渐显现。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周期性行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的“反内卷”治理效果已经体现在7 月经济数据中,高耗能、低效、低质量的产能出清成为下阶段产能治理的重点,这也意味着下半年工业生产、投资等数据或有所回落,但供给侧的调整效果受制于需求侧的承接能力,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或影响价格上涨的弹性,“反内卷”治理对于价格的支撑作用或整体有限。地产政策方面,各地方陆续放松限购政策,如成都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北京放松五环外楼市限购,专项债收储进展也进一步提速,福建、山东、浙江、广东、湖南、安徽、四川发行超400 亿元专项债券收回收购闲置存量土地,下半年地产政策重在落实,核心一线城市的需求端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消费政策方面,近期中央层面首次出台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金融支持消费领域扩展到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服务消费相较商品消费更具持续性,相较商品补贴仍有较大的政策作用空间,后续或进一步将服务消费纳入补贴范围,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对于提振消费的协同作用。 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海霞/张堃/张瀚文/王晨 日期:2025-08-20
7 月经济数据多项走弱,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不足,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初步显现。7 月,除出口数据外,生产、消费、投资等数据全面下滑,表明当前经济修复的核心症结仍然来自内生需求。“两重两新”对消费和投资的支撑作用边际走弱,关税预期扰动对企业生产备货造成一定的影响,“反内卷”重点针对领域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出现小幅回落,下半年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加,完成年内经济目标仍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呵护。
(一)7 月工业生产进入淡季,面对关税预期和“反内卷”政策扰动,整体表现仍强于季节性。7 月往往是工业生产淡季,一方面夏季高温等天气原因可能导致部分工业企业调整生产节奏,另一方面,部分耐用品消费(如汽车)迎来销售淡季,企业相应放缓生产安排。2025 年7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7%,较上月回落1.1 个百分点,季节性走弱的特征明显;但季调环比增加0.38 个百分点,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0.35%),工业生产整体仍然强于季节性表现。但关税扰动和“反内卷”治理仍对工业生产带来结构性压力:
7 月出口超预期增长与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走弱背离,或反映7 月出口更多受存量订单支撑,关税预期扰动仍对企业生产备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外需对生产的拉动看,虽然7 月出口实现7.2%的超预期增长,但同期工业企业的出 口交货值由上月4%下滑至0.8%,与4-5 月份关税影响下的低位水平相当,二者出现显著背离。由于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反映的是当期发货行为,而出口以海关统计的出关时间为准,期间存在从工厂出库到交由物流、报关、运输的时滞,结合7 月PMI 分项中新出口订单(对应当期企业出口交货)和产成品存货均出现回落,意味着7 月出口或存在库存消化的逻辑,关税预期扰动对企业用于出口的生产和备货仍造成一定影响。
已有迹象显示“反内卷”治理对7 月工业生产带来压力,但长远角度看“反内卷”是经济动能转换、工业生产由量向质转变的必经之路。伴随7 月中央对“反内卷”的部署逐渐深化,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锂电、光伏上游,以及水泥、钢铁等传统工业领域已经开始陆续进行停采、错峰生产、减排限产的行动。从各行业领域的生产表现看,7 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生产虽然仍领先于行业整体,但部分“反内卷”相关领域的生产已经出现环比回落,煤炭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上游生产增速走弱,部分中游制造尤其是装备制造行业,如电气机械、汽车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上月下滑1.2、2.9 个百分点,7 月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仍维持在9%以上的高位,但环比小幅回落或也一定程度受此影响。
7 月暑期节假日需求充分释放叠加文旅项目供给增加,支撑出行、文娱服务表现,服务业生产维持稳健增长。7 月服务业生产同比增速为5.8%,较上月下降0.2 个百分点,整体维持稳健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如软件、信息技术类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1.9%)仍然维持领先。文旅部于7 月至8 月举办2025 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演唱会、旅游等相关文旅项目的服务供给显著增加,叠加暑期节假日释放出行娱乐需求,有效地支撑了本月出行、文娱服务生产,7 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行且位于景气区间,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受毕业季等影响,7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抬升。2025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 万人,突破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7 月正值各院校毕业季,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 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整体就业压力可控。
(二)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延续走弱,7 月社零环比连续两月负增长,商品零售回落明显。2025 年7 月,社零增速录得3.7%,较上月回落1.1 个百分点,环比延续上月的负增长(-0.14%),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环比增速(0.63%)。从消费结构看,7 月商品零售回落显著,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4.0%,较上月延续回落,降幅已连续两月超过1个百分点;而服务消费在暑假出行娱乐需求支撑下整体仍维持5.2%的韧性增长,但仍低于去年同期7.2%的增速水平。下半年以旧换新的资金额度有所下降,商品补贴对消费的支撑已出现边际走弱的迹象,需要警惕商品领域的需求透支效应。7 月补贴覆盖领域如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仍是支撑社零的主要分项,但二季度以来这些重点补贴领域的社零增速由高点持续下滑,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受到“价格战”的拖累,年初以来汽车社零维持在1%左右的低位水平。下半年消费政策的重点将逐渐拓展至服务消费,“国补”资金额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会同防通缩、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所配合,进一步提高补贴效率,发挥对消费的撬动效应。
(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连续四个月下滑,7 月创2020 年10 月以来的新低,三大投资分项均同步走弱。2025 年1-7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6%,较上半年回落1.2 个百分点;从季调环比看,7 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跌幅较上月(-0.3%)进一步扩大至0.63%,连续两月负增长。分结构看,基建、制造业、地产投资同步下滑;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虽维持高增长但拉动效果减弱,设备更新仍然对投资形成较大拉动。1-7 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增速录得15.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近14 个百分点,但增速已较3 月高点回落近4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大幅回落,1-7 月民间投资增速为-1.5%,较上半年下降0.9 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速较上半年下降1.2 个百分点,除地产拖累外,本轮“反内卷”重点针对以民企为主的新兴产业,制造业民企或受较大影响。
7 月楼市基本面呈现量跌价稳的特征,投资端跌幅进一步扩大。从销售端表现看,房地产基本面仍有待提振,量的方面,1-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0%和-6.5%,较上月跌幅均有增加,更高频的数据(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显示楼市成交仍然持续弱于过去四年同期水平;价的方面跌幅有所缓和,7 月新房、二手房的房价指数环比跌幅未延续扩大,各能级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大多持平或改善,但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 个百分点,跌幅较上月进一步加深,且幅度大于二、三线城市。从投资端表现看,7 月地产投资跌幅延续扩大,1-7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8 个百分点。低基数效应下,新开工累计同比降幅连续多月收窄,但施工和竣工面积 跌幅仍在扩大,土地缩量未改、房企投资审慎、房企资金承压等因素,仍是制约供给端修复的重要因素。
受高温、强降雨等气候因素影响,7 月广义、狭义基建均有下滑。其中,狭义基建投资增速为3.2%,较上半年回落1.4 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3%,较上半年回落1.6 个百分点。7 月建筑业PMI 和新订单分项均大幅回落进一步佐证,基建增速下滑的背后一方面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专项债形成实物投资的进度偏慢。广义基建投资中电力、交运仓储和水利投资均同步下滑,但下半年伴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已基本下达,广义基建仍将对投资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
7 月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企业扩产意愿较低。一方面, “反内卷”政策加码以来,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强化对水泥、煤炭、光伏等行业的新增产能约束,相关行业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内外需走弱的背景下传统和新兴行业投资项目趋于饱和,企业扩产投资意愿较低。1-7 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6.2%,较上半年回落1.3 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学原料及制品投资较上月回落4.2、3.6 个百分点,电器机械、汽车制造业投资均有下滑。
展望后续,全球与美国关税谈判的框架性协议已陆续达成,虽然中美关税博弈阶段性缓和,但转口贸易路径面临封堵、抢进口效应逐渐减退下,出口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或有所减弱,下半年经济增长延续企稳的核心点还在于内需改善。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仍有待进一步修复,政策效果传导至微观主体还需持续发力,形成一致性预期。一方面,上半年发挥重要承托作用的“两重两新”政策仍持续拉动下半年消费、投资和生产表现,但政策效应或边际走弱,尤其是以旧换新资金规模下降、商品需求的透支效应或逐渐显现。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周期性行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的“反内卷”治理效果已经体现在7 月经济数据中,高耗能、低效、低质量的产能出清成为下阶段产能治理的重点,这也意味着下半年工业生产、投资等数据或有所回落,但供给侧的调整效果受制于需求侧的承接能力,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或影响价格上涨的弹性,“反内卷”治理对于价格的支撑作用或整体有限。地产政策方面,各地方陆续放松限购政策,如成都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北京放松五环外楼市限购,专项债收储进展也进一步提速,福建、山东、浙江、广东、湖南、安徽、四川发行超400 亿元专项债券收回收购闲置存量土地,下半年地产政策重在落实,核心一线城市的需求端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消费政策方面,近期中央层面首次出台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金融支持消费领域扩展到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服务消费相较商品消费更具持续性,相较商品补贴仍有较大的政策作用空间,后续或进一步将服务消费纳入补贴范围,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对于提振消费的协同作用。 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海霞/张堃/张瀚文/王晨 日期:2025-08-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