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解读: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8-29 11:46:48
评论:0
事件
8 月2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解读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 号)是一份旨在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指导性文件。
一、明确三阶段目标
《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阶段目标:
到2027 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2030 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到2035 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部署六大重点行动
1.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主要方向是,加速科学发现,驱动技术研发创新,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体举措如建设科学大模型;智能化研发工具;人机协同研究模式。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要方向是,培育智能原生业态;推进工业智能化;加快农业数智化;创新服务业模式。具体举措如智能原生企业;工业全环节应用;智能农机装备;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结合。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主要方向是,拓展服务消费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具体举措如智能助理;体验消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主要方向是,创造智能工作方式;推行高效学习方式;打造品质生活。具体举措如人机协同组织;智能教师学伴;健康助手;AI 辅助文化创作。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主要方向是,创社会治理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新格局;共绘生态治理新画卷。具体举措如市政设施智能化;多元公共安全体系;空天地海环境感知。
6.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主要方向是,推动普惠共享;共建全球治理体系。具体举措如技术开源可及;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支持联合国主渠道作用。
三、强化八大基础支撑
《意见》强调了8 个方面的基础支撑,以确保“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实施: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架构创新。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完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攻坚人工智能芯片,优化国家智算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建设中试基地,培育应用服务商(如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
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建设开源社区,推动技术开源可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端人才,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伦理风险应对。
四、总结与展望
《意见》是中国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其核心意图是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赋能走向全面融合,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并最终构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与10 年前的“互联网+”类似,“人工智能+”行动将开启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我国拥有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为“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互联网+” 本质是连接增强,通过优化信息流动和商业渠道重构传统行业(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构建了数字底座。
“人工智能+” 本质是计算增强,通过将AI 深度嵌入产业全流程,实现生产效率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升级(如智能制造、AI 诊疗),推动智能升级。
《意见》将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赋能走向全面融合,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并最终构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投资建议
1、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机会。
2、关注智能算力方面的机会。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恶化超预期;
2、美欧经济衰退超预期。 机构: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郝大明 日期:2025-08-29
8 月2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解读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 号)是一份旨在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指导性文件。
一、明确三阶段目标
《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阶段目标:
到2027 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2030 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到2035 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部署六大重点行动
1.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主要方向是,加速科学发现,驱动技术研发创新,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体举措如建设科学大模型;智能化研发工具;人机协同研究模式。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要方向是,培育智能原生业态;推进工业智能化;加快农业数智化;创新服务业模式。具体举措如智能原生企业;工业全环节应用;智能农机装备;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结合。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主要方向是,拓展服务消费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具体举措如智能助理;体验消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主要方向是,创造智能工作方式;推行高效学习方式;打造品质生活。具体举措如人机协同组织;智能教师学伴;健康助手;AI 辅助文化创作。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主要方向是,创社会治理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新格局;共绘生态治理新画卷。具体举措如市政设施智能化;多元公共安全体系;空天地海环境感知。
6.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主要方向是,推动普惠共享;共建全球治理体系。具体举措如技术开源可及;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支持联合国主渠道作用。
三、强化八大基础支撑
《意见》强调了8 个方面的基础支撑,以确保“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实施: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架构创新。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完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攻坚人工智能芯片,优化国家智算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建设中试基地,培育应用服务商(如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
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建设开源社区,推动技术开源可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端人才,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伦理风险应对。
四、总结与展望
《意见》是中国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其核心意图是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赋能走向全面融合,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并最终构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与10 年前的“互联网+”类似,“人工智能+”行动将开启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我国拥有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为“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互联网+” 本质是连接增强,通过优化信息流动和商业渠道重构传统行业(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构建了数字底座。
“人工智能+” 本质是计算增强,通过将AI 深度嵌入产业全流程,实现生产效率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升级(如智能制造、AI 诊疗),推动智能升级。
《意见》将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赋能走向全面融合,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并最终构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投资建议
1、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机会。
2、关注智能算力方面的机会。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恶化超预期;
2、美欧经济衰退超预期。 机构: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郝大明 日期:2025-08-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