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研究二-“存款搬家”:如何影响股债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01 20:30:46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存款搬家”本质上是存款利率下调后的资产比价效应。过去两年,无论是居民“提前还贷”,还是全球利率错位下的资本流出,都提供了低风偏投资者的避风港,导致权益市场没有感受到真正的“无风险利率下行”。所以,当这两个避风港的屋檐陆续被压低,便看到,5 月底的存款利率下调,挤出的增量资金对权益资产接受度开始上升。后续重点关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持续性。

      投资要点:

      存款搬家的底 层逻辑是什么?

      “存款搬家”不会无缘由的发生,我们复盘过去三轮“存款搬家”现象发现:居民“存款搬家”的底层驱动力来自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后的资产比价效应。本质上是旧资产回报率下降后,推动存款资金重新寻找新资产的过程。

      因此,居民存款(尤其是定存)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之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但每一轮的传导时滞和最终流向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环境和风险偏好。

      例如:本轮存款搬家实际上从2023 年6 月就已经开始,但初期主要流入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在“924”以后,流入股票型基金的比重才明显回升。

      存款搬家如何影响股债联动?

      逻辑上,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的“存款搬家”理应是“股债双牛”,股债性价比在利率下行过程中相互推升(如:2014)。2014“流动性牛”加速的起点正是11 月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增量资金,高风偏的活期先行(2014.11-2015.3),低风偏的定期承接(2015.3-2015.6);

      但由于传导时滞或流动性陷阱,容易将“股牛”和“债牛”的时段错开(如:2009、2023),则体现为“股债跷跷板”。不同于2009年(政策传导时滞),本轮“股债跷跷板”的成因更加复杂,近期“风险偏好”的抬升只是结果,背后的宏观背景变化更加重要。

      本轮存款搬家有何特殊之处?

      过去两年,无论是居民面临利率倒挂下的“提前还贷”现象,还是全球利率错位下的高息美元,都提供了低风偏投资者的避风港,导致权益市场没有感受到真正的“无风险利率下行”带来的增量资金,“资产荒”格局下债券牛市、股市波动;

      首次看到“股债双牛”迹象是“924”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的全面宽松预期,缩表资金转向权益市场,成为第一波来自“存款搬家”的增量资金,体现为居民储蓄释放的同时,提前还贷强度也大幅收敛;

      不同于2014,本轮“流动性牛”并不希望以汇率为代价,因此央行并未“大放水”,但重在引导资本回流,央行通过中间价持续引导汇率预期,单边升值预期强化推动国内风险偏好抬升,“股债跷跷板”再次回归。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摆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韩朝辉/梁中华 日期:2025-09-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