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9月开门红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9-02 10:17:26
评论:0
9 月1 日,权益市场继续上涨,小微盘涨幅靠前,板块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光模块和创新药大幅上涨;月初资金面重回宽松,债市情绪全天由弱转强,盘初利率上行,午后多头情绪升温,走出股债双牛的行情。
权益市场继续上涨。万得全A 上涨0.81%,全天成交额2.78 万亿元,较上周五(8 月29)缩量525 亿元。
此前的两个需要警惕的信号都有所好转,一是微盘股上涨1.35%,跑赢中证1000(涨幅0.84%),量化资金的中性策略实现正收益,撤场的可能减小。二是隐含波动率有所回落,沪300ETF IV 较上周五下跌7.06%。不过在行情上涨时,波动率回落并不是坏事,说明投机情绪对上涨行情的推动作用并不算太强。
结构上,强者恒强,有逻辑支撑的光模块和创新药大涨,对应指数分别上涨7.04%和3.62%。光模块是资金参与AI 叙事的主要考虑方向。大型AI 模型的训练需超低延时和高带宽互联,推动光模块需求增长,体现在市场对800G 产品出货量的预期明显升温。同时,光模块产业仍在持续升级,市场对1.6T 产品量产的预期持续发酵。创新药也是今年高景气度的行业,一方面,我国创新药研发陆续进入“收获期”,2025 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 个,同比增长59%。另一方面,全球大型药企正面临“专利悬崖”,约1800 亿美元年收入的药物将在2027年和2028 年专利到期,存在提前采购管线的需求。
上涨板块主要集中在科技,可能会导致拥挤度上升。近期科技品种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板块,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持有科技的体验相对较好。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可能会继续向科技板块聚集,推动科技行情走强,进而再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形成行情和资金的正循环。事实上,当前市场或已处于这一循环之中,这既显示出科技在本轮行情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科技板块或将趋于拥挤,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当前TMT 拥挤度处于2016 年以来48%分位数,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港股大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2.15%、2.20%。阿里巴巴上涨18.5%,主要是由于业绩发布会中的两个要点:一是重申未来三年投资3800 亿的资本开支计划,二是宣布已为全球AI 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下跌0.62%至126.72,依旧处于相对低位。南向资金净流入119.42 亿元(港元,下同)。活跃个股方面,阿里巴巴净流入49.21 亿元,受业绩利好驱动。此外腾讯控股净流入12.34 亿元,而小米集团净流出10.35 亿元,资金对互联网品种的态度分化。泡泡玛特净流出9.12 亿元,资金对新消费态度偏兑现。
整体来看,市场仍然处于强势区间。9 月3 日阅兵日临近,此前部分资金认为这可能是稳市预期由强到弱的临界点。在这样的操作思路下,他们会选择在当日甚至前一日兑现,从而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不过,稳市预期只能从政策层面证伪,即政策将市场定性为过热,或者对稳市的表述出现变化,才会真正撼动稳定资本市场的逻辑。而在此之前,如果市场因为部分自己阅兵日前兑现而大幅回调,也会有其他资金流入博弈反弹,推动行情企稳回升。此外科技方面,近期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板块,不断吸引资金向该板块聚集,继续推动其行情走强,由此形成行情与资金的正循环。这同时也推升了科技板块的拥挤度,不过当前来看TMT 拥挤度距离2 月高点仍有距离,或仍有演绎空间。
债市方面,月初首日资金面如期转松。早盘央行逆回购净回笼1057 亿元,但在月末财政支出的支撑下,资金面依旧转松。非银隔夜利率开于1.45%-1.46%水平,其后下行至1.43%-1.45%区间,并持续至尾盘。全天加权,隔夜利率重回OMO 以下,R001 较跨月前下行6bp 至1.36%,DR001 也回落至1.31%附近;R007、DR007 分别下行5、7bp 至1.47%、1.45%。
随着流动性季节性宽松,叠加存单到期压力降至低位(本周存单到期3048 亿元,今年以来存单周到期规模中位数为6198 亿元),存单一级发行利率也开始回落,据各国股行最新报价,1 年期存单发行价格由跨月前的1.67%下行至1.66%附近。
现券方面,债市情绪由弱转强,早盘,现券与国债期货走势分化。受周日PMI 回升及权益市场科技板块上涨 预期压制,现券情绪偏弱, 30 年国债活跃券上行1.0bp 至2.03%的日内高点,10 年国债也一度逼近1.79%。然而,国债期货却无视利空,独立走强,上午10 年、30 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12%和0.16%。午后,国债期货的持续强势,带动现券开启补涨,市场演绎股债双牛行情。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3、1.2bp,分别收于1.77%、2.02%。
落脚到债市策略上,短期内影响债市的逻辑依然是资金面和市场风险偏好。8 月权益市场持续走强,长端利率在股债跷跷板的作用下反复调整。往后看,若股市行情延续,或仍会对债市情绪形成扰动。不过,宽松的资金面可能成为债市的支撑力量。尽管9 月作为季末月,资金利率往往面临季节性抬升,但结合历史走势来看,市场通常不会过早交易税期、跨季预期。当更强的宽货币信号落地(降准降息或央行买债)时,债市有望走出独立行情。不过季末月银行自营盘的止盈(止损)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上升,或使得债市下行受阻。
国内商品市场涨跌分化,多晶硅强势反弹,黑色系延续弱势。多晶硅领涨6.0%,烧碱、工业硅、生猪分别上涨2.8%、0.9%、0.9%。黑色系和地产链集体走弱,双焦领跌,焦煤、焦炭分别下跌3.5%、3.1%,玻璃、铁矿石、螺纹钢下跌3.1%、2.7%、1.9%。A 股延续偏强格局,有色金属受益于降息预期升温,上涨3.46%,光伏设备、煤炭微涨,锂电池、生猪养殖微跌。
多晶硅今日反弹主因“政策叙事”再起,基本面仍承压。午后“头部企业拟组建类OPEC 组织推进产能整合”消息发酵,据协鑫科技透露,行业将通过并购重组承接过剩产能与债务,并以未来提价利润偿还,目标年内完成。
叠加SMM 报道头部企业上调硅片报价,短期情绪显著提振。不过当前多晶硅高库存的压力仍在,Mysteel 预计8 月多晶硅环节累库2–3 万吨,主因一线大厂复产,后续多晶硅价格的持续性上涨仍依赖去产能兑现。
与光伏板块的强势形成对比,黑色系今日普跌,反映出市场对增量政策的“脱敏”及对疲弱基本面的持续担忧。据财联社报道,近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明确年均增加值增长4%的目标,与近两年行业实际增速相比并无提升,市场对此反应平淡。而且钢铁限产,对应铁矿石、双焦需求也下降。此外,焦炭价格预期或正在扭转,在需求不振、钢厂利润受挤压的背景下,焦炭第八轮提价落地受阻。同时据钢联消息称,部分河北钢厂拟将对焦炭开启第一轮提降。
从市场微观结构来看,板块分化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基差方面,多晶硅在今日大涨后,期货价格再度转为高于现货,而焦煤、焦炭的期货价格相对现货,分别为-5.2%和2.5%,较7 月初分别收窄9.6、14.0 个百分点。
远近月价差显示,多晶硅、烧碱、焦煤远月相对近月升水4.05%、1.05%、1.46%,市场对远期有一定期待,而铁矿石、玻璃远月则贴水1.86%、0.29%。持仓结构上,多晶硅前二十大多空比升至1.23(+0.05),多头占优,焦炭微增,而玻璃、碳酸锂小幅回落。
总体来看,“反内卷”的普涨行情阶段已经过去,市场已进入高度分化的“α 行情”阶段。多晶硅正交易其产业格局重塑的宏大叙事,短期内或继续维持强势。而黑色系则在政策“脱敏”后,重回由疲弱需求主导的基本面定价逻辑,短期或将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 日期:2025-09-01
权益市场继续上涨。万得全A 上涨0.81%,全天成交额2.78 万亿元,较上周五(8 月29)缩量525 亿元。
此前的两个需要警惕的信号都有所好转,一是微盘股上涨1.35%,跑赢中证1000(涨幅0.84%),量化资金的中性策略实现正收益,撤场的可能减小。二是隐含波动率有所回落,沪300ETF IV 较上周五下跌7.06%。不过在行情上涨时,波动率回落并不是坏事,说明投机情绪对上涨行情的推动作用并不算太强。
结构上,强者恒强,有逻辑支撑的光模块和创新药大涨,对应指数分别上涨7.04%和3.62%。光模块是资金参与AI 叙事的主要考虑方向。大型AI 模型的训练需超低延时和高带宽互联,推动光模块需求增长,体现在市场对800G 产品出货量的预期明显升温。同时,光模块产业仍在持续升级,市场对1.6T 产品量产的预期持续发酵。创新药也是今年高景气度的行业,一方面,我国创新药研发陆续进入“收获期”,2025 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 个,同比增长59%。另一方面,全球大型药企正面临“专利悬崖”,约1800 亿美元年收入的药物将在2027年和2028 年专利到期,存在提前采购管线的需求。
上涨板块主要集中在科技,可能会导致拥挤度上升。近期科技品种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板块,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持有科技的体验相对较好。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可能会继续向科技板块聚集,推动科技行情走强,进而再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形成行情和资金的正循环。事实上,当前市场或已处于这一循环之中,这既显示出科技在本轮行情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科技板块或将趋于拥挤,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当前TMT 拥挤度处于2016 年以来48%分位数,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港股大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2.15%、2.20%。阿里巴巴上涨18.5%,主要是由于业绩发布会中的两个要点:一是重申未来三年投资3800 亿的资本开支计划,二是宣布已为全球AI 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下跌0.62%至126.72,依旧处于相对低位。南向资金净流入119.42 亿元(港元,下同)。活跃个股方面,阿里巴巴净流入49.21 亿元,受业绩利好驱动。此外腾讯控股净流入12.34 亿元,而小米集团净流出10.35 亿元,资金对互联网品种的态度分化。泡泡玛特净流出9.12 亿元,资金对新消费态度偏兑现。
整体来看,市场仍然处于强势区间。9 月3 日阅兵日临近,此前部分资金认为这可能是稳市预期由强到弱的临界点。在这样的操作思路下,他们会选择在当日甚至前一日兑现,从而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不过,稳市预期只能从政策层面证伪,即政策将市场定性为过热,或者对稳市的表述出现变化,才会真正撼动稳定资本市场的逻辑。而在此之前,如果市场因为部分自己阅兵日前兑现而大幅回调,也会有其他资金流入博弈反弹,推动行情企稳回升。此外科技方面,近期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板块,不断吸引资金向该板块聚集,继续推动其行情走强,由此形成行情与资金的正循环。这同时也推升了科技板块的拥挤度,不过当前来看TMT 拥挤度距离2 月高点仍有距离,或仍有演绎空间。
债市方面,月初首日资金面如期转松。早盘央行逆回购净回笼1057 亿元,但在月末财政支出的支撑下,资金面依旧转松。非银隔夜利率开于1.45%-1.46%水平,其后下行至1.43%-1.45%区间,并持续至尾盘。全天加权,隔夜利率重回OMO 以下,R001 较跨月前下行6bp 至1.36%,DR001 也回落至1.31%附近;R007、DR007 分别下行5、7bp 至1.47%、1.45%。
随着流动性季节性宽松,叠加存单到期压力降至低位(本周存单到期3048 亿元,今年以来存单周到期规模中位数为6198 亿元),存单一级发行利率也开始回落,据各国股行最新报价,1 年期存单发行价格由跨月前的1.67%下行至1.66%附近。
现券方面,债市情绪由弱转强,早盘,现券与国债期货走势分化。受周日PMI 回升及权益市场科技板块上涨 预期压制,现券情绪偏弱, 30 年国债活跃券上行1.0bp 至2.03%的日内高点,10 年国债也一度逼近1.79%。然而,国债期货却无视利空,独立走强,上午10 年、30 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12%和0.16%。午后,国债期货的持续强势,带动现券开启补涨,市场演绎股债双牛行情。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3、1.2bp,分别收于1.77%、2.02%。
落脚到债市策略上,短期内影响债市的逻辑依然是资金面和市场风险偏好。8 月权益市场持续走强,长端利率在股债跷跷板的作用下反复调整。往后看,若股市行情延续,或仍会对债市情绪形成扰动。不过,宽松的资金面可能成为债市的支撑力量。尽管9 月作为季末月,资金利率往往面临季节性抬升,但结合历史走势来看,市场通常不会过早交易税期、跨季预期。当更强的宽货币信号落地(降准降息或央行买债)时,债市有望走出独立行情。不过季末月银行自营盘的止盈(止损)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上升,或使得债市下行受阻。
国内商品市场涨跌分化,多晶硅强势反弹,黑色系延续弱势。多晶硅领涨6.0%,烧碱、工业硅、生猪分别上涨2.8%、0.9%、0.9%。黑色系和地产链集体走弱,双焦领跌,焦煤、焦炭分别下跌3.5%、3.1%,玻璃、铁矿石、螺纹钢下跌3.1%、2.7%、1.9%。A 股延续偏强格局,有色金属受益于降息预期升温,上涨3.46%,光伏设备、煤炭微涨,锂电池、生猪养殖微跌。
多晶硅今日反弹主因“政策叙事”再起,基本面仍承压。午后“头部企业拟组建类OPEC 组织推进产能整合”消息发酵,据协鑫科技透露,行业将通过并购重组承接过剩产能与债务,并以未来提价利润偿还,目标年内完成。
叠加SMM 报道头部企业上调硅片报价,短期情绪显著提振。不过当前多晶硅高库存的压力仍在,Mysteel 预计8 月多晶硅环节累库2–3 万吨,主因一线大厂复产,后续多晶硅价格的持续性上涨仍依赖去产能兑现。
与光伏板块的强势形成对比,黑色系今日普跌,反映出市场对增量政策的“脱敏”及对疲弱基本面的持续担忧。据财联社报道,近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明确年均增加值增长4%的目标,与近两年行业实际增速相比并无提升,市场对此反应平淡。而且钢铁限产,对应铁矿石、双焦需求也下降。此外,焦炭价格预期或正在扭转,在需求不振、钢厂利润受挤压的背景下,焦炭第八轮提价落地受阻。同时据钢联消息称,部分河北钢厂拟将对焦炭开启第一轮提降。
从市场微观结构来看,板块分化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基差方面,多晶硅在今日大涨后,期货价格再度转为高于现货,而焦煤、焦炭的期货价格相对现货,分别为-5.2%和2.5%,较7 月初分别收窄9.6、14.0 个百分点。
远近月价差显示,多晶硅、烧碱、焦煤远月相对近月升水4.05%、1.05%、1.46%,市场对远期有一定期待,而铁矿石、玻璃远月则贴水1.86%、0.29%。持仓结构上,多晶硅前二十大多空比升至1.23(+0.05),多头占优,焦炭微增,而玻璃、碳酸锂小幅回落。
总体来看,“反内卷”的普涨行情阶段已经过去,市场已进入高度分化的“α 行情”阶段。多晶硅正交易其产业格局重塑的宏大叙事,短期内或继续维持强势。而黑色系则在政策“脱敏”后,重回由疲弱需求主导的基本面定价逻辑,短期或将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 日期:2025-09-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