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国PMI数据点评:需求侧的状态再次得到确认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02 18:10:02 评论:0
  数据观察:政策驱 动生产回温、但订单修复幅度有限,行业间分化加剧8 月PMI 制造业景气度小幅改善、但仍在年内低位,非制造业景气度上升。

      8 月官方制造业PMI 数据录得49.4%(前值49.3%),环比小幅回升,仍未超过今年5 月的水平。高于wind 预期(Wind 一致预测49.1%、预测最大值49.1%、预测最小值49.1%)。非制造业PMI 升至50.3%(前值50.1%),综合PMI 产出指数升至50.5%。

      制造业PMI 分项来看,生产指数出现升温,升至今年4 月的水平。需求方面,新订单小幅修复,但仍在荣枯线以下,需求端改善有限。其中新出口订单在收缩区间向上小幅修复0.1pct,内需订单状态维持。在手订单在荣枯线以下继续下探0.3pct,生产活动持续活跃导致订单余量加速消耗。生产方面,采购量大幅上升,从收缩区间转至扩张区间,或受到两重项目、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影响。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继续大幅上升,上行1.8pct,继续带动出厂价上升,但幅度不及原材料购进价,且原材料涨价带动出厂价上涨的幅度较上月衰减。库存方面,产成品库存继续大幅下降,原有库存加速消耗,企业仍在主动去库。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在荣枯线上继续小幅上扬,显示物流效率保持稳定扩张。从业人员指数8 月环比回落,近几月呈现在48%上下小幅震荡的态势,反映制造业整体用工需求不足,连接另一端的收入不强,经济循环尚不畅通。

      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景气度上升显著。高技术制造业PMI 从上月的50.6%升至51.9%,景气度较高。需求刺激政策及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基础原材料行业景气度均较上月上升0.2pct。但消费品承压较多,从49.5%进一步降至49.2%。行业分化情况明显,终端需求仍不足。

      企业结构看,大企业PMI 扩张,中小型企业景气度仍在收缩区间。行业资源不平衡,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分化加剧。变化来看,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PMI均上行,但小型企业PMI 静态水平仍偏低,仅为46.6%。企业类型来看,私营企业7 月亏损企业单位数同比升至3.3%,较前月上升0.6pct,为今年以来最高。资产总额同比降至5.1%,较前月降低0.2pct,为今年以来最低。小型企业、私营企业的经营仍面临一定困境。

      深度分析:生产和采购上升并非经济内生动能驱动,价格的传导效果衰减(1)制造业方面:

      新订单仍在收缩区间,外需拖累虽减弱,但内需尚无改善。新出口订单上升0.1pct,出口需求呈现趋稳的态势。虽全球需求仍疲弱,但8 月BDI 指数环比有所上涨,叠加国内价格反内卷或推高出口商品报价,导致出口订单显露偏积  极信号。新订单与外需订单的差值和前月持平,反映内需在政策刺激下,或尚无边际改善迹象。当下企业经营格局改变的过渡期,国内需求端作为决定反内卷效果的根基,或提示经济基本面尚难言出现实际的复苏拐点。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加速上涨,出厂价修复滞后,价格差进一步扩大,价格传导效果较上月衰减。上游价格快速上涨,出厂价PMI 指数虽上升,但仍在收缩区间。本月订单数据仍在收缩区间暗示需求端承接力有限,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处于扩张区间和收缩区间,矛盾格局或使企业经营继续承压。价格传导效果来看,出厂价-成本价价格差继续大幅拉升,且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对出厂价格的抬升效果不及上月。此外,8 月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较7 月回落,或带动未来上游价格抬升放缓。

      产需缺口继续扩大,供需格局困境未改。本月生产端扩张幅度大于新订单的修复幅度,生产扩张、订单收缩显示“生产抢跑订单”的问题,供过于求的格局未变。且在手订单继续降低,生产加速订单余量的消耗,产需缺口(生产-新订单)从7 月的1.1 个百分点扩大至1.3 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剧风险。此外,生产的扩张可能受到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影响较多,偏向被动生产而非终端复苏。

      采购与订单数据呈现背离,采购量上升或是其他因素驱动。本月企业采购出现显著回暖,但相应订单修复幅度不大,仍在收缩区间。考虑到价差继续挤压盈利空间,“订单驱动采购”模式的改变可能并非是企业经营预期修复导致。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库存持续消耗导致企业在价格上升市场及时采购止损,或暗示了通胀预期开始形成。

      库存周期仍处于主动去库,原材料补库的趋势还待继续观察。采购量带动原材料库存小幅修复,而产生品库存继续消耗,当下库存周期还处于主动去库,原材料库存补库,主要为了规避未来潜在的输入性成本上涨而进行预防性采购,复苏根基尚弱。

      (2)非制造业方面:

      建筑业PMI 降至枯荣线以下。建筑业PMI 延续回落趋势,且从枯荣线以上转为枯荣线以下,降至49.1%。进入8 月,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继续影响施工,建筑业PMI 新订单大幅下跌,跌幅达2.1 个百分点,已降至2024 年10 月以来最低。但业务活动预期、销售价格均有回升,从业人员PMI 大幅上涨,叠加下月天气开始转为凉爽,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

      服务业PMI 出现回升。服务业PMI 升至50.5%,涨幅达0.5pct。业务活动预期亦上升。服务业8 月行业间景气度差异明显,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景气度均在高位,而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低于临界点。

      后市展望:经济复苏拐点仍待验证,债市将会如何走?

      综合来看,8 月PMI 反映基本面改善有限,需求不足的关键问题尚未解决。

      虽然生产在增加,但是订单改善的幅度很小,难以匹配生产的节奏,需求对生产的支撑仍脆弱。生产改善的背后,行业间分化问题凸显,政策托底的色彩更浓。数据的改善主要来自大型企业和与政策相关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代表终端需求的消费品行业反而承压加剧。价格方面,终端需求不足的问  题导致了价格向下游传递效果出现衰减,上游价格的抬升动能也在减弱。短期内,仍有利润压缩、产能过剩等问题,尚未度过“价格秩序重建→供需改善、经济复苏”的过渡阶段。

      债券市场方面,8 月十年国债收益率整体呈现上行走势,8 月制造业PMI 数据有所修复,但仍在收缩区间。8 月利率的上行走势主要由流动性宽松推升权益市场参与热情,资金风险偏好上升,股市资金回报率更高,导致债市承压。市场抢跑经济基本面,受预期驱动较多。外需方面,关税扰动弱化,内需方面,伴随反内卷相关措施逐步落地,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等政策频出,但实际数据反映落地的效果较为有限。

      下月来看,股市资金结构的稳固性仍面临考验,当前估值水平较高,而散户的实际参与度弱于预期,月底权益市场快牛进入调整,债市相应出现阶段性底部。回到基本面,终端需求仍未出现显著的复苏信号,政策虽积极,但实际效果仍待实体经济验证,内生弱动能与政策强刺激的博弈还在继续。我们相信经济基本面迟早会改善,方向笃定、节奏未知,当下债市或仍有回暖空间。

      风险提示: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及政策转向风险。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颜子琦/洪子彦 日期:2025-09-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