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为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城投企业转型进度如何?
股票资讯
阅读:16
2025-10-03 20:42:09
评论:0
自2023 年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许多城投企业开始在债券募集书中声明自身为市场化经营主体,以求剥离政府信用依赖、突破新增融资限制;截至2025 年9 月29 日,共有658 家企业声明为市场化经营主体,按照企业预警通口径,其中585 家主体为城投企业;城投企业转型并非朝夕之功,声明为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城投企业2024 年转型进度如何?本文将从业务、盈利、现金流、资产、债务融资等情况入手进行观察。“声明为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城投企业”下文将简称为“声明主体”。本文观察发现:
整体来看,声明主体转型进度有限,尚未完全形成自身市场经营优势;相关主体业务盈利能力不足,资产结构缓慢调整,新增债券融资有限,同时也可能引起新的风险,例如转型业务经营不善、融资渠道不畅等。在完全剥离政府信用的情况下,若声明主体转型成效、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无法得到投资者认可,可能面临融资渠道收紧、融资成本上升甚至债务违约风险;未来仍需关注声明主体转型具体表现和相关风险情况。
具体来看,业务方面,以商品销售和传统城投业务为主要业务的声明主体占比超过一半,其他业务方向还包括综合产业、工程施工、公用事业等多元发展;商品销售作为业务转型方向和途径是短期和表层的应对,且伴随相关风险,传统城投业务难以立刻完全剥离,工程施工或房地产业务在市场低迷情况下转型效果可能不佳;公用业务是城投公司转型后的优质资产和收入来源,但持续增长可能有限;以综合产业为主要业务的声明主体在业务方面转型进度更快。盈利与现金流方面,声明主体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对政府补助依赖程度很高,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无法覆盖利息现金支出;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好转,但业务产生现金流能力仍不足。资产方面,传统城投业务资产小幅萎缩,但仍为重要资产部分,自营项目建设节奏放缓,资源和重点从新建项目部分转移到对现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股权基金类资产小幅扩张但占比较小,其产生相关投资收益是营业利润的一定补充。
债务与融资方面,声明主体非标融资占比更高,可能是一方面名单内城投企业非标融资严格限制,另外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声明主体与政府信用脱离的过渡阶段,相对灵活的非标融资仍是其新增融资的一个方向;2024 年以来,声明主体新增债券融资有限,债券资金用途仍主要为“借新还旧”。 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怡红 日期:2025-10-03
整体来看,声明主体转型进度有限,尚未完全形成自身市场经营优势;相关主体业务盈利能力不足,资产结构缓慢调整,新增债券融资有限,同时也可能引起新的风险,例如转型业务经营不善、融资渠道不畅等。在完全剥离政府信用的情况下,若声明主体转型成效、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无法得到投资者认可,可能面临融资渠道收紧、融资成本上升甚至债务违约风险;未来仍需关注声明主体转型具体表现和相关风险情况。
具体来看,业务方面,以商品销售和传统城投业务为主要业务的声明主体占比超过一半,其他业务方向还包括综合产业、工程施工、公用事业等多元发展;商品销售作为业务转型方向和途径是短期和表层的应对,且伴随相关风险,传统城投业务难以立刻完全剥离,工程施工或房地产业务在市场低迷情况下转型效果可能不佳;公用业务是城投公司转型后的优质资产和收入来源,但持续增长可能有限;以综合产业为主要业务的声明主体在业务方面转型进度更快。盈利与现金流方面,声明主体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对政府补助依赖程度很高,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无法覆盖利息现金支出;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好转,但业务产生现金流能力仍不足。资产方面,传统城投业务资产小幅萎缩,但仍为重要资产部分,自营项目建设节奏放缓,资源和重点从新建项目部分转移到对现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股权基金类资产小幅扩张但占比较小,其产生相关投资收益是营业利润的一定补充。
债务与融资方面,声明主体非标融资占比更高,可能是一方面名单内城投企业非标融资严格限制,另外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声明主体与政府信用脱离的过渡阶段,相对灵活的非标融资仍是其新增融资的一个方向;2024 年以来,声明主体新增债券融资有限,债券资金用途仍主要为“借新还旧”。 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怡红 日期:2025-10-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