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推演

股票资讯 阅读:16 2025-10-03 20:42:11 评论:0
  核心观点

      在我们推测的未来主流市值公司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类公司将占据主流赛道,新能源、云计算、半导体等也将在第一梯队中保有一席之地。

    第四次科技革命将是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其具体应用和载体为机器人,占据未来主流市值赛道。

      在我们2023 年9 月13 日发布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报告中,我们曾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将是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因科技革命爆发的标志是新一代科技成果开始广泛应用生产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当前技术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替代人类重复的脑力劳动,重塑人和机器的关系,进一步解放人类的创造力,增加闲暇时间,扩宽人们生活休闲娱乐方式,社会面貌有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期的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人工智能科技革命。

      而在这场革命中,机器人将成为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具体应用和最佳载体。其一,从客观规律上来看,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行的时代背景下,机器替代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二,从主观能动性上来看,科技革命成果的体现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机器完成人类不想和不能完成的工作,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传统的机器将被赋予大脑,进而成为广义机器人。

      其三,机器人因其具有的移动和感知等性能具备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条件,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可以自然地适应目前人类所处的环境,极有可能会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产品,类似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电器或者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电脑和手机。

      对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将广泛地、深刻地改变各行各业,继而成为市场的主流赛道。我们曾在2023 年9 月13 日发布报告《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中梳理,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应用于汽车、家居、家电、建筑、医疗和教育等诸多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实现广泛的应用。

    新能源是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驱动力,不仅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也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经济增速和效率。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稳定而经济的能源支持。无论是数据中心的海量计算需求,还是智能设备的广泛部署,人工智能的研发离不开足量且高效的能源支持。传统能源资源有限、不可再生且污染严重,不足以支撑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加速过程。而新能源产业呈现高效化、低碳化、清洁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特色,将克服传统能源的局限性,充分发挥能源供应和物质保障作用,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经济、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电力和算力支持,为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强大动力。

      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新型科技的结合或将带来交叉融合技术的突破。例如,如果人工智能科技与新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等环节深度融合,将持续催生智慧能源新技术、新模式,它们将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特征,并且能够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生产和需求预测、电网优化和消纳、新能源系统安全管理等领域,使得新能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新材料的创新发展将会为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提供材料支撑,为其上游带来具备关键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基础支持。

      根据2024 年1 月29 日我们发布的《新质生产力深度解读与投资推演》报告,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制造环节  需要更复杂的驱动、传感、控制和交互系统,要求上游材料具备更高的创新制造水平。新材料呈现细分种类、工艺技术多样和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是我国技术水平及设备先进程度的重要支撑,与相关企业的发展契合度较高。

    云计算等软件技术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网络基础,其所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

      在2023 年9 月13 日我们发布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报告中,深度学习是目前实现人工智能的主流方法,即通过使用归纳和综合等手段使计算机具有智能,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于2012 年进入技术爆发期。2006 年,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的可能性首次被验证,随后在2012 年,深度神经网络因错误率较低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行业进入爆发期。

      云计算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计算平台,帮助人工智能实现应用落地,于2009 年进入快速完善期。人工智能不仅丰富了云计算服务的特性,更让云计算服务更加符合业务场景的需求,并进一步解放人力,催生了如AI 绘画、AI 写作等等的应用。2009 年开始,云计算种类增多、功能逐步完善,相关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不断扩大规模,加速云计算市场的扩张。进入2010 年后,云计算广泛推广,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云计算借助大量CPU 和GPU 进行混合运算。

      另外,数据中心和新型电力系统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和运算,背后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撑。由于需要大规模接入信息,电力结构、电力设备以及数据交互更加复杂繁多,调度等系统核心业务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日渐凸显。因此,支撑人工智能的数据传输和运算需要庞大的电力支撑,才能在较为特定的场景中进行相关的工作。此外,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降低人工智能技术自身在数据中心运行、模型开发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辅助构建新型的电力支撑系统,实现“双碳”目标。

    因此我们推测,在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类公司将占据主流赛道,成为下一代科技革命的支柱,而新能源、云计算、半导体等赛道作为人工智能的实现路径,也将在第一梯队中保有一席之地。

    风险提示

      一是若中美科技摩擦超预期,或影响人工智能+行动的节奏,如美国对芯片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提高摩擦,可能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受到扰动,同时可能使得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回撤,放大市场波动。

      二是政策落地执行不及预期。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涉及六大领域八大保障,需要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各地区各各部门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将面临不少新挑战,因此执行过程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是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若科技革命路线最终被证伪、或科技革命进度不达预期,或使得人工智能在各大领域的融合行动放缓。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超 日期:2025-10-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