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2025年四季度报告

股票资讯 阅读:16 2025-10-03 22:40:09 评论:0
  三季度开始经济运行逻辑出现一定变化,实际增速有明显放缓迹象,但通缩出现大幅改善,名义增长或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8月名义工增同比增速加快,价格跌幅显著收窄的带动超过实际增速下行影响。产出表现弱于PMI,“反内卷”政策仍存影响。供需关系改善更多以产出,尤其是实际产出调整为主,需求恢复依然不足。

      投资中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均有走弱。尤其基建依然弱于预期。近几个月政府融资增量维持高位,其实有利于基建稳定。

      8月初期天气影响难以完全解释。9月存在边际企稳可能,但高基数下同比或仍承压。

      制造业投资逻辑不变。“反内卷”、“挤出效应”有短期影响。上半年支持较多的“两重”下半年放慢也存拖累。继续警惕外需风险等制造业投资(以及预期)的不利因素。

      地产资金链走弱逻辑不变。政策层面无明显加码,仍以局部调整为主(如近期部分一线城市再放开限购)。环比来看地产短期持续走弱后,关注转向稳定或边际反弹可能,但同比压力仍较大,尤其是四季度。

      社消同比增速继续走弱主要是高基数影响,实际表现稳定。消费总体稳定情况下结构正在发生变动——商品需求前值后增长放慢。同时“反内卷”令商品价格优惠力度下降甚至涨价,对需求有潜在不利影响。而商品消费补贴边际效果下降,增量政策势必转向服务。另外,四季度消费同比高基数不利于同比读数。

      综合来看,内需走弱暂时超过外需波动,成为扰动经济的主要因素。产出治理是阶段政策的主旋律,并且对企业名义收入产生实质带动。对我们相信需求端政策不会缺席。往后看,消费、基建是稳经济因素,地产、外需则是风险,且外需风险仍将逐步显性化。三季度价格修复程度盖过产出走弱影响后,名义增速或持稳回升。中性预期下全年5%增速目标能实现,且再通胀逐步加速。政策重点将转向需求端,包括增量财政(提前投放明年债务额度)和消费刺激(或转向服务)。 机构: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彦森 日期:2025-10-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