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沪指十年新高

股票资讯 阅读:20 2025-10-10 10:12:30 评论:0
  10 月9 日,股债喜迎节后开门红,权益市场放量上涨,万得全A 上涨1.31%,全天成交额2.67 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9 月30 日)放量4746 亿元。上证指数突破3900,收于3934,创2015 年10 月以来十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从9 月29 日以来的指数“三连涨”,出现摆脱9 月震荡格局的迹象,指向市场仍然在牛市状态中。

      今日两个事件值得关注。一是稀土板块的利好,商务部宣布对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动将提升我国对稀土产品的定价权。对比4 月4 日稀土管控措施,本次政策力度更大,管控思路由当时的防扩散与资源保护,转变为全产业链技术封锁,体现在新增稀土技术出口管制。事实上,稀土资源并不是我国独有(越南、巴西、俄罗斯等国均有稀土分布),但本次纳入出口管制的稀土冶炼加工技术,则是我国在全球领先的“卡脖子”技术。同时,本次将管控范围从境内物项扩展到境外实体,规定含有中国稀土成分(价值占比≥0.1%)的境外物项出口也需中国许可,进一步强化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封锁的力度。在此推动下, 万得稀土指数上涨7.97%。

      二是中芯国际、佰维存储两融折算率均调为0,意味着这两只个股不能作为担保物进行融资融券操作。出于对杠杆资金增量有限的担忧,芯片板块午后大幅回调,其中中芯国际涨幅由9%跌至接近-1%。不过,本次折算率的调整并非政策转向,而是既有规定,当个股静态市盈率如果超过300 倍,或者负数的情况下,融资融券折算率就会被调为零。该规定自2016 年起实施,并沿用至今。这意味着,芯片的大幅调整或许是与资金情绪相关,科技主线逻辑仍然不受影响。

      此外,万得铜产业指数上涨6.54%,其中既有短期逻辑催化,也有中长期逻辑支撑。短期逻辑是印尼Grasberg 矿山停产导致的供需缺口,中期逻辑为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商品周期,长期逻辑是AI 大模型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铜作为导电属性较好的材料,需求有望大规模提振。万得核电指数上涨6.46%,上涨逻辑是对可控核聚变“看似遥遥无期,实则进程加速”的认知突破,催化是10 月1 日我国BEST 项目取得突破,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交付。顺周期板块继续上涨,万得钢铁、煤炭、化工指数分别上涨2.83%、2.74%和1.70%,市场博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扩内需机会。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下跌0.29%和0.66%。港股表现不及A 股,一方面是市场仍处于10 月2日大幅上涨后的回落区间,而A 股今日开盘,仍在消化收盘期间的利好;另一方面,美元持续走强,不利于港股行情。南向资金净流入30.43 亿元(港元,下同),其中快手净流入10.86 亿元,作为Sora2 直接利好的短视频平台,受到资金青睐。而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分别净流出23.96 亿元和11.41 亿元,资金对半导体的态度偏兑现;阿里巴巴净流出7.50 亿元,资金对阿里AI 叙事的兴趣有所降低。

      整体来看,牛市盛宴未散,主题投资仍然是相对理想的参与姿态。当前主题投资的两条线索,一是科技主线,二是美联储降息。对于科技主线,市场在参与已经大幅上涨的板块时(AI、半导体、机器人、固态电池、储能、稀土),仍将继续挖掘产业逻辑扎实,但尚未受到大量关注的板块,例如今日核电的上涨。往后看,软件(视频、游戏等直接受AI 赋能利好)和卫星(轨道资源稀缺,同时大国竞争必要)有望受到关注。对于美联储降息的线索,贵金属和工业金属相关品种整体逻辑扎实,但短期上涨过多可能导致技术性调整,参与需要有一定的  耐心。

      节后权益市场极其强势的背景下,债市同样不甘示弱,全天各期限利率债普遍收涨,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分别下行0.55bp、0.50bp 至1.78%、2.13%。从日内的时序走势来看,债市的利好情绪主要集中在开盘初期释放,这恰好也是股市情绪酝酿的阶段,随着10 点后股市加速上涨,长端利率的运行轨迹则由下转平。尽管风险偏好变化可能仍会对利率定价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对比8 月过于极端的“跷跷板”现象,当前股债行情已显著脱敏。对于10 月债市而言,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积极信号。

      债市正在交易什么利好?可能依旧是预期层面的博弈。参考CNEX 分歧指数与经纪商的成交结构分析,基金和券商是今日市场上的两大净买入力量,基金主要增持5-10 年国债及5 年内金融债,券商则是中短期利率债、5-10 年国债、超长国债的重要买盘。结合今日5-7 年国债表现更优的结果来看,交易盘博弈的理由可能依然是“央行重启买债”的猜想。参考7-9 月的公告经验,央行往往会在次月第二个工作日尾盘(对应10 月10 日)发布上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的具体明细,市场可能再次抢跑。

      流动性方面,资金市场扛住了节后逆回购集中到期的冲击。尽管节前央行重启了14 日逆回购投放,但并未如往年一般借此工具分散节后的到期压力,这也使得10 月9 日逆回购单日到期规模达2.06 万亿元,成为节前市场的忧虑点之一。不过今日央行逆回购续作6120 亿元,叠加3 个月买断式回购提前续作11000 亿元,单日净回笼规模3513 亿元。结合借贷成本观察,早盘资金面出现了一点小插曲,非银隔夜利率一度攀升至1.55-1.63%,不过午后资金价格便开始修复, 非银隔夜利率最终收于1.40-1.45%。全天加权,R001、R007 分别为1.41%、1.54%,二者均回到相对中性的水平。不过与8 月初、9 月初的1.35%、1.46-1.48%组合相比,10 月初的资金价格暂不算特别便宜。

      此外,30 年国债正在上演换券行情。节前财政部公布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其中10 月10 日原本计划发行的30 年特别国债被50 年品种替代,这也意味着25 特国06 结束续发。对于交易型机构而言,其更倾向于将25 特国02 作为活跃券,相应存在换仓需求;对于配置型机构而言, 25 特国06 作为含税的非最活跃品种,其票息相较超长国债老券不具备明显优势,可能同样也倾向于切换持仓。短期若有超长债博弈诉求,可能仍需留意个券间的差异。

      往后看,我们倾向于10 月仍是债市的观察期,“央行是否买债”与债基赎回费问题两条主线真正落地以前,利率高位高波的状态可能会延续,且不同的故事对应截然不同的利率发展路径。大风大浪之中,锁定收益亦有难度。对于交易账户而言,且行且看,降低博弈仓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等待市场情绪逐步好转,再加大博弈的仓位。对于配置盘而言,利率中可能到了上有界的位置,进场窗口已经打开。

      10 月9 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国内商品市场情绪回暖,主要板块普涨,金属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沪金、沪铜、沪银、沪铝跟随外盘补涨,主力合约分别收涨4.82%、4.19%、2.22%和1.61%。“反内卷”相关品种走势分化,黑色系受焦炭首轮提价落地支撑,焦煤、铁矿石分别上涨1.6%和1.0%;而生猪大跌5.9%。

      资金节后加速回流,偏好强势资产。文华商品指数单日净流入超200 亿元,资金追捧方向较为集中,贵金属与有色金属分别吸金85 亿元和61 亿元。沪金、沪铜单日资金流入均超50 亿元,居商品前两位。

      此轮金属强势,主要为对假期海外利好的“补涨”。节假期间,美国政府停摆风险、法国政局动荡等地缘扰动,主要发达经济体主权货币信用受到市场质疑,受此影响,海外贵金属价格普遍大涨,COMEX 黄金一度突破4000 美元/盎司大关。而铜、锡等受到供给端扰动,LME 铜、锡等工业金属涨幅也均超过3%。对比来看,今日国内沪金涨幅(4.82%)与海外(伦敦金4.7%)基本相当,沪铜涨幅(4.19%)则略强于海外(LME 铜3.9%),而沪银、沪铝涨幅则相对偏弱。

      “反内卷”品种走势分化,依然遵循各自独立的产业逻辑。其中,生猪领跌,主要因多地高温天气抑制猪肉消费与集中出栏形成供需错配,价格短期承压。黑色系则表现相对坚挺,焦炭首轮提价落地、国庆期间部分煤矿停产等支撑了市场情绪,但节后钢厂补库意愿不强,限制了其上行空间,整体呈现偏强震荡格局。此外,玻璃与纯碱基本面有所走弱,全国浮法玻璃和纯碱的厂家库存均较节前出现了明显累积。

      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今日就《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答记者问,明确将通过提醒告诫、监管执法与失信惩戒等措施强化整治,为“反内卷”政策的后续执行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

      往后看,金属板块整体受益于海外降息逻辑;而“反内卷”相关品种或仍将回归内需现实。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0-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