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报告:假期国内消费平稳增长 海外风险事件频出
股票资讯
阅读:17
2025-10-10 16:07:04
评论:0
核心观点
假期居民出行需求平稳增长,长途游和跨境游亮点纷呈。第一,居民出行需求平稳增长。交通运输部消息,今年国庆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4.32 亿人次,日均3.04 亿人次,较2024 年同期日均流量增长6.2%,较2019 年同期增长331.03%。假期出行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自驾游热度持续,公路出行是最主要出行方式,且保持较高增速;二是水路出行增速明显提升。10.1-10.7,水路出行人次1078.46 万人次,同比增速10.05%,虽然总人数仍较低,但增速明显提升。第二,旅游保持高热度,跨境游活跃度延续高景气。国内长途出游需求热度高,同一城市停留的时间显著变长。携程发布2025 国庆旅游趋势预测报告,该平台国庆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国内省际交界城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假期游客在同一城市停留的时间显著变长,在同一城市停留7-8 天的游客数量较2024 年同期增长50%以上;宝藏小城激活文旅大能量,县域目的地预订单增长51%;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破200 万人次。第三,国庆假期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假期效应、跨境流量快速转化为消费增量,叠加以旧换新资金落地,成为推动居民消费的重要支撑。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假期海外风险事件频发,重点关注:
一是美国政府正式“关门”。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因共和、民主两党政策分歧导致拨款中断而“停摆”已有20 多次。
上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停摆”发生在2018 年12 月22 日至2019 年1 月25 日,因民主党反对特朗普提出的美墨边境墙项目拨款,两党在移民问题上争斗不休,导致政府关门35 天。当时大约四分之一的联邦政府机构“关门”持续五周,殃及80 多万名政府雇员,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00 亿美元。此次停摆与2018-2019 年35 天纪录相比,虽时长未及,却呈现“全面停摆”特征-国会未通过任何单项拨款法案,非核心部门全面停摆,暴露的制度裂痕更为深刻。在表象之下,本次持续逾一周的政治僵局,绝非偶然的技术性故障,而是美国政治极化、制度失灵与全球影响力衰退的集中缩影,其影响已从华盛顿的国会山蔓延至美国社会肌理与全球经济版图。美国政府停摆对美国冲击或率先体现在经济部门,然后向社会秩序传导,或呈现 "硬损失" 与 "软损耗" 并存的特征。
二是法国总理辞职,短期法国政治不确定性仍大,财政整顿进程受阻可能导致欧盟对法赤字纪律审查升级,削弱法国在欧元区的话语权,同时延缓法国经济复苏,若进一步考虑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或增大法国经济修复难度,进而影响欧盟经济。鉴于欧盟已有9 个成员 国财政赤字超过警戒线,欧盟内部潜在主权债务危机压力犹在,谨防“希腊债务危机”再次发生,值得警惕,对避险资金形成支撑。
三是高市早苗的当选标志着日本政治保守化趋势的强化,其经济政策短期内可能提振市场情绪,但中长期需警惕财政风险与结构性矛盾的激化。需重点关注以下变量:政策落地节奏,即日本政府对半导体、AI 等关键产业的补贴细则及财政预算分配;日本央行政策转向,日本央行独立性。
风险提示:
海外主权债务风险走高;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野/苑西恒 日期:2025-10-10
假期居民出行需求平稳增长,长途游和跨境游亮点纷呈。第一,居民出行需求平稳增长。交通运输部消息,今年国庆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4.32 亿人次,日均3.04 亿人次,较2024 年同期日均流量增长6.2%,较2019 年同期增长331.03%。假期出行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自驾游热度持续,公路出行是最主要出行方式,且保持较高增速;二是水路出行增速明显提升。10.1-10.7,水路出行人次1078.46 万人次,同比增速10.05%,虽然总人数仍较低,但增速明显提升。第二,旅游保持高热度,跨境游活跃度延续高景气。国内长途出游需求热度高,同一城市停留的时间显著变长。携程发布2025 国庆旅游趋势预测报告,该平台国庆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国内省际交界城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假期游客在同一城市停留的时间显著变长,在同一城市停留7-8 天的游客数量较2024 年同期增长50%以上;宝藏小城激活文旅大能量,县域目的地预订单增长51%;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破200 万人次。第三,国庆假期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假期效应、跨境流量快速转化为消费增量,叠加以旧换新资金落地,成为推动居民消费的重要支撑。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假期海外风险事件频发,重点关注:
一是美国政府正式“关门”。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因共和、民主两党政策分歧导致拨款中断而“停摆”已有20 多次。
上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停摆”发生在2018 年12 月22 日至2019 年1 月25 日,因民主党反对特朗普提出的美墨边境墙项目拨款,两党在移民问题上争斗不休,导致政府关门35 天。当时大约四分之一的联邦政府机构“关门”持续五周,殃及80 多万名政府雇员,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00 亿美元。此次停摆与2018-2019 年35 天纪录相比,虽时长未及,却呈现“全面停摆”特征-国会未通过任何单项拨款法案,非核心部门全面停摆,暴露的制度裂痕更为深刻。在表象之下,本次持续逾一周的政治僵局,绝非偶然的技术性故障,而是美国政治极化、制度失灵与全球影响力衰退的集中缩影,其影响已从华盛顿的国会山蔓延至美国社会肌理与全球经济版图。美国政府停摆对美国冲击或率先体现在经济部门,然后向社会秩序传导,或呈现 "硬损失" 与 "软损耗" 并存的特征。
二是法国总理辞职,短期法国政治不确定性仍大,财政整顿进程受阻可能导致欧盟对法赤字纪律审查升级,削弱法国在欧元区的话语权,同时延缓法国经济复苏,若进一步考虑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或增大法国经济修复难度,进而影响欧盟经济。鉴于欧盟已有9 个成员 国财政赤字超过警戒线,欧盟内部潜在主权债务危机压力犹在,谨防“希腊债务危机”再次发生,值得警惕,对避险资金形成支撑。
三是高市早苗的当选标志着日本政治保守化趋势的强化,其经济政策短期内可能提振市场情绪,但中长期需警惕财政风险与结构性矛盾的激化。需重点关注以下变量:政策落地节奏,即日本政府对半导体、AI 等关键产业的补贴细则及财政预算分配;日本央行政策转向,日本央行独立性。
风险提示:
海外主权债务风险走高;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野/苑西恒 日期:2025-10-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