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日本的诺贝尔奖奇迹是怎么实现的?
股票资讯
阅读:20
2025-10-11 15:44:37
评论:0
2025 年国庆期间,日本新增2 位诺贝尔奖得主,其2001 年提出的“50年获30 个诺奖”目标大概率超额完成,这一“诺奖奇迹”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市场对日本诺奖成功的解读集中在 “工匠精神”、高科研投入、民族性格及基础学科教育重视等方面,但这些观点存在争议。传统认知认为东亚国家 “重模仿、轻创新”,即便日本在汽车、半导体领域领先,其基础科学创新能力仍遭质疑;且 “重应试、轻创新”“等级森严” 的东亚文化归因,难以解释日本当前突破。
韦志超(2019)构建的“诺贝尔科学奖产出双门槛模型” 揭示了核心逻辑:一国需同时满足总量GDP 和人均 GDP 门槛,才具备诺奖“批量产出”能力。且满足门槛后诺奖数量与总量 GDP 高度正相关。
对标日本,韦志超(2019)认为2018 年中国发展阶段相当于1962 年的日本,预计中国约2030 年迎来诺奖成果批量生产期,未来有望迎来诺奖大爆发。
风险提示:模型的适用性可能有局限,对标分析存在局限性。 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韦志超 日期:2025-10-11
市场对日本诺奖成功的解读集中在 “工匠精神”、高科研投入、民族性格及基础学科教育重视等方面,但这些观点存在争议。传统认知认为东亚国家 “重模仿、轻创新”,即便日本在汽车、半导体领域领先,其基础科学创新能力仍遭质疑;且 “重应试、轻创新”“等级森严” 的东亚文化归因,难以解释日本当前突破。
韦志超(2019)构建的“诺贝尔科学奖产出双门槛模型” 揭示了核心逻辑:一国需同时满足总量GDP 和人均 GDP 门槛,才具备诺奖“批量产出”能力。且满足门槛后诺奖数量与总量 GDP 高度正相关。
对标日本,韦志超(2019)认为2018 年中国发展阶段相当于1962 年的日本,预计中国约2030 年迎来诺奖成果批量生产期,未来有望迎来诺奖大爆发。
风险提示:模型的适用性可能有局限,对标分析存在局限性。 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韦志超 日期:2025-10-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