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美国就业持续萎缩

股票资讯 阅读:24 2025-10-13 09:04:57 评论:0
  周度观点

      2025年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7406万盎司,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连续11个月增长。展望未来,预计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 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增加165亿美元,环比增长为0.5%。

      2025年8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为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创单月历史新高,增速较上月回落3.6 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创年内月度新高;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达9.1%,显著高于制造业平均;汽车制造业在多地实现两位数增长,安徽同比增长23.2%。原材料行业(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用电同比增长4.2%,较7月回升3.7个百分点。

      2025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前值下降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前值2.3%)。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汽车制造业下降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5%,纺织业下降7.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2.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3.6%

      截至2025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73万亿元,增长2.3%,名义库存增速持平,叠加PPI止跌企稳,实际库存小幅回升。细分行业方面,在钢铁、水泥等反内卷政策和低基数的影响下,采掘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大幅下降,由5月份最高同比增速的12.71%下降至7.31%,而中下游制造业存货保持稳定,整体产成品存货稳中有降。

      2025年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总体并未脱离下行趋势。

      生产持续扩张,国补消退,需求重回收缩区间。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增加0.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延续扩张,新订单指数为49.7%,比上月略增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 分别为51.9%、51.6% 和50.6%,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且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高耗能行业PMI 为47.5%,比上月下降0.7 个百分点。

      反内卷持续发酵,价格指数回升。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2%和48.2%,维持三个月高位。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小幅反弹,但仍处收缩区间。

      服务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2025年9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从服务业行业看,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餐饮、房地产、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ISM非制造业指数50,大幅不及预期的51.7,前值52。9月ISM服务业PMI低于媒体调查的所有经济学家的预估,订单和商业活动疲软,就业也连续第四个月萎缩。

      具体而言,新订单指数下降5.6点,降至50.4,几乎抹去前月的全部涨幅,表明订单几乎没有增长。出口订单也下降。商业活动指数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单月下降超5个点。就业指数连续第四个月萎缩,尽管9月份的萎缩速度有所放缓。可能需要更强劲的订单和销售来鼓励企业加大招聘。 机构: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石舒宇 日期:2025-10-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