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为何9月出口增速超预期?
股票资讯
阅读:24
2025-10-14 16:34:58
评论:0
事件:
2025 年10 月13 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 年9 月进出口数据:
【1】出口3285.7 亿美元,同比+8.3%,预期+5.7%,前值3218.1 亿美元,同比+4.4%。
【2】进口2381.2 亿美元,同比+7.4%,预期+1.4%,前值2194.8 亿美元,同比+1.3%。
【3】贸易顺差904.5 亿美元,前值1023.3 亿美元。
核心观点:
2025 年9 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上行3.9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非美经济体需求旺盛、产能出海以及同比低基数效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拉动率上升。
展望未来,我们仍然看好出口。原因一是,非美经济体对出口支撑作用持续。我们在2025 年9 月19 日外发的《对非美出口韧性还会持续吗?——第二十七篇》报告中曾提到,我国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增长分别得益于其居民消费回升、产能出海拉动中间品出口、矿产产业链合作和消费需求全面深化,而非对美出口的转口需求。非洲、越南等新兴经济体连续多月保持较高的制造业PMI 水平,欧元区也处于主动补库周期中、其产能利用率在2025 年一季度见底后连续两个季度上行。二是,中美贸易不确定性较高,存在再次“抢出口”的可能。从10 月10-12日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的表态来看,中美将再次进入到谈判窗口期,但本次100%关税何时能“TACO”存在不确定性,在面临圣诞消费旺季的背景下,10 月有望再次出现“抢出口”高峰。
此外,由于2024 年10 月起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可能会对未来几个月的同比读数造成压力。
一、出口:非洲、拉美占我国出口份额创新高
9 月出口总额(以美元计,下同)3285.7 亿美元,同比增速较上月上升3.9 个百分点至8.3%,超过WIND 一致预期的5.7%。
海外需求旺盛叠加前期低基数效应,出口保持强劲态势。首先,非美经济体需求旺盛。全球制造业景气水平仍处于扩张区间,尤其是9 月新兴国家市场制造业PMI 上升至51.2%,连续4 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9 月韩国、越南出口同比增速也分别录得12.7%、25.3%。其次,产能出海支撑了我国中间品出口。9 月美国集装箱货物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4%,其中来自中国的商品进口量同比下降22.9%。但美国自越南、韩国进口同比显著增长间接拉动了我国中间品出口。9 月越南(主要商品)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38.3%,自我国进口同比增长34.4%,韩国9 月前20 日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6.1%,自我国进口同比增长18.8%。最后,去年的出口同比基数较低。2024 年9 月,台风接连过境,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港口作业效率受到影响,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仅有2.3%。
分区域来看,贸易对象多元化成效进一步显现。2025 年9 月,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东盟分别占我国出口份额的10.4%、14.6%、16.3%,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由8 月的-33.1%上升至9 月的-27.0%。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由8 月的10.4%上升至9 月的14.2%。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由22.5%下降至15.6%。新兴贸易伙伴中,9 月我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印度的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56.4%、15.2%、14.4%。贸易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支撑了我国的出口增长,9 月美国、欧盟、东盟合计占我国出口份额的41.4%,连续3 个月下滑,而拉丁美洲和非洲合计占我国出口的份额升至14.9%,仅次于东盟。
具体产品方面,出口产品结构向新向优,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效果有限。
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相对于上月,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速小幅收窄至-4.1%,其中塑料制品、纺织品、箱包、服装、鞋靴、家具出口同比增速回升,玩具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
消费电子方面,海外需求分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出口同比跌幅继续收窄,分别录得-0.3%、-1.9%;家用电器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9.7%;音视频设备出口同比增速由8 月的4.2%上升至7.8%。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需求强劲。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升至11.5%,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上升至24.8%,汽车、集成电路、船舶仍保持较高的景气水平,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0.9%、32.7%、42.7%。
大宗商品方面,稀土出口同比增速由上月的34.7%上升至97.1%,主要原因应是价格的大幅上涨,出口数量从上月的5792 吨下降至4000 吨。肥料出口同比增速上升至95.4%,继续反映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肥料供应链断裂对我国肥料出口的利好影响。
出口拉动率方面,高新科技产品、集成电路是主要贡献项。9 月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7.7 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船舶分别拉动出口增长1.5、0.7 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进口:同比增速大幅改善
2025 年9 月进口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至7.4%,高于WIND 一致预期的1.4%。一是,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国内需求不足问题有所缓解。二是,9 月中美贸易不确定性有所缓解,出口高增也带动了相关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预计随着10 月第四批690 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到位,将进一步提振国内需求。
分项来看,高端制造产品进口需求较强。机电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大飞机、半导体进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14.1%、201.3%、9.9%。大宗商品中,铜矿、铁矿、肥料、橡胶进口增速较高,分别为24.4%、13.4%、20.6%、18.6%。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长14.1%。
分量价来看,价格方面,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海关总署公布的25 类重点进口商品中,16 类产品的进口均价的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煤炭、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增速较低主要受进口价格下行拖累。数量方面,进口数量较上月明显改善,重点进口商品中,进口数量的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的有19 类,同比增速为正的有15 类。9 月制造业PMI 采购量指数亦由上月的50.4%上升至51.6%。
三、展望:非美支撑作用持续,对美存在再次抢出口可能我们仍然看好出口,原因一是,非美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持续。我们在2025 年9 月19 日外发的《对非美出口韧性还会持续吗?——第二十七篇》报告中曾提到,我国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增长分别得益于其居民消费回升、产能出海拉动中间品出口、矿产产业链合作和消费需求全面深化,而非对美出口的转口需求。从当前数据来看,欧盟、非洲、东盟经济并未出现走弱迹象,非洲、越南连续多月保持较高的制造业PMI 水平,欧元区也处于主动补库周期中,其产能利用率在2025 年一季度见底后已连续两个季度上行。因此我国出口韧性仍然存在。
二是,中美贸易不确定性较高,存在再次“抢出口”的可能。从10 月10-12 日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的表态来看,中美将再次进入到谈判窗口期,但本次100%关税何时能够“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缩略语)存在不确定性,在面临圣诞消费旺季的背景下,10 月有望再次出现“抢出口”高峰。
此外,由于2024 年10 月起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可能会对未来几个月的同比读数造成压力。
四、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高利率环境冲击下全球需求快速回落,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格格/周可 日期:2025-10-14
2025 年10 月13 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 年9 月进出口数据:
【1】出口3285.7 亿美元,同比+8.3%,预期+5.7%,前值3218.1 亿美元,同比+4.4%。
【2】进口2381.2 亿美元,同比+7.4%,预期+1.4%,前值2194.8 亿美元,同比+1.3%。
【3】贸易顺差904.5 亿美元,前值1023.3 亿美元。
核心观点:
2025 年9 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上行3.9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非美经济体需求旺盛、产能出海以及同比低基数效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拉动率上升。
展望未来,我们仍然看好出口。原因一是,非美经济体对出口支撑作用持续。我们在2025 年9 月19 日外发的《对非美出口韧性还会持续吗?——第二十七篇》报告中曾提到,我国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增长分别得益于其居民消费回升、产能出海拉动中间品出口、矿产产业链合作和消费需求全面深化,而非对美出口的转口需求。非洲、越南等新兴经济体连续多月保持较高的制造业PMI 水平,欧元区也处于主动补库周期中、其产能利用率在2025 年一季度见底后连续两个季度上行。二是,中美贸易不确定性较高,存在再次“抢出口”的可能。从10 月10-12日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的表态来看,中美将再次进入到谈判窗口期,但本次100%关税何时能“TACO”存在不确定性,在面临圣诞消费旺季的背景下,10 月有望再次出现“抢出口”高峰。
此外,由于2024 年10 月起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可能会对未来几个月的同比读数造成压力。
一、出口:非洲、拉美占我国出口份额创新高
9 月出口总额(以美元计,下同)3285.7 亿美元,同比增速较上月上升3.9 个百分点至8.3%,超过WIND 一致预期的5.7%。
海外需求旺盛叠加前期低基数效应,出口保持强劲态势。首先,非美经济体需求旺盛。全球制造业景气水平仍处于扩张区间,尤其是9 月新兴国家市场制造业PMI 上升至51.2%,连续4 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9 月韩国、越南出口同比增速也分别录得12.7%、25.3%。其次,产能出海支撑了我国中间品出口。9 月美国集装箱货物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4%,其中来自中国的商品进口量同比下降22.9%。但美国自越南、韩国进口同比显著增长间接拉动了我国中间品出口。9 月越南(主要商品)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38.3%,自我国进口同比增长34.4%,韩国9 月前20 日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6.1%,自我国进口同比增长18.8%。最后,去年的出口同比基数较低。2024 年9 月,台风接连过境,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港口作业效率受到影响,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仅有2.3%。
分区域来看,贸易对象多元化成效进一步显现。2025 年9 月,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东盟分别占我国出口份额的10.4%、14.6%、16.3%,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由8 月的-33.1%上升至9 月的-27.0%。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由8 月的10.4%上升至9 月的14.2%。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由22.5%下降至15.6%。新兴贸易伙伴中,9 月我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印度的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56.4%、15.2%、14.4%。贸易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支撑了我国的出口增长,9 月美国、欧盟、东盟合计占我国出口份额的41.4%,连续3 个月下滑,而拉丁美洲和非洲合计占我国出口的份额升至14.9%,仅次于东盟。
具体产品方面,出口产品结构向新向优,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效果有限。
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相对于上月,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速小幅收窄至-4.1%,其中塑料制品、纺织品、箱包、服装、鞋靴、家具出口同比增速回升,玩具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
消费电子方面,海外需求分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出口同比跌幅继续收窄,分别录得-0.3%、-1.9%;家用电器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9.7%;音视频设备出口同比增速由8 月的4.2%上升至7.8%。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需求强劲。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升至11.5%,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上升至24.8%,汽车、集成电路、船舶仍保持较高的景气水平,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0.9%、32.7%、42.7%。
大宗商品方面,稀土出口同比增速由上月的34.7%上升至97.1%,主要原因应是价格的大幅上涨,出口数量从上月的5792 吨下降至4000 吨。肥料出口同比增速上升至95.4%,继续反映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肥料供应链断裂对我国肥料出口的利好影响。
出口拉动率方面,高新科技产品、集成电路是主要贡献项。9 月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7.7 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船舶分别拉动出口增长1.5、0.7 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进口:同比增速大幅改善
2025 年9 月进口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至7.4%,高于WIND 一致预期的1.4%。一是,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国内需求不足问题有所缓解。二是,9 月中美贸易不确定性有所缓解,出口高增也带动了相关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预计随着10 月第四批690 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到位,将进一步提振国内需求。
分项来看,高端制造产品进口需求较强。机电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大飞机、半导体进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14.1%、201.3%、9.9%。大宗商品中,铜矿、铁矿、肥料、橡胶进口增速较高,分别为24.4%、13.4%、20.6%、18.6%。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长14.1%。
分量价来看,价格方面,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海关总署公布的25 类重点进口商品中,16 类产品的进口均价的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煤炭、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增速较低主要受进口价格下行拖累。数量方面,进口数量较上月明显改善,重点进口商品中,进口数量的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的有19 类,同比增速为正的有15 类。9 月制造业PMI 采购量指数亦由上月的50.4%上升至51.6%。
三、展望:非美支撑作用持续,对美存在再次抢出口可能我们仍然看好出口,原因一是,非美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持续。我们在2025 年9 月19 日外发的《对非美出口韧性还会持续吗?——第二十七篇》报告中曾提到,我国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增长分别得益于其居民消费回升、产能出海拉动中间品出口、矿产产业链合作和消费需求全面深化,而非对美出口的转口需求。从当前数据来看,欧盟、非洲、东盟经济并未出现走弱迹象,非洲、越南连续多月保持较高的制造业PMI 水平,欧元区也处于主动补库周期中,其产能利用率在2025 年一季度见底后已连续两个季度上行。因此我国出口韧性仍然存在。
二是,中美贸易不确定性较高,存在再次“抢出口”的可能。从10 月10-12 日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的表态来看,中美将再次进入到谈判窗口期,但本次100%关税何时能够“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缩略语)存在不确定性,在面临圣诞消费旺季的背景下,10 月有望再次出现“抢出口”高峰。
此外,由于2024 年10 月起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可能会对未来几个月的同比读数造成压力。
四、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高利率环境冲击下全球需求快速回落,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格格/周可 日期:2025-10-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