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核心CPI破1% 谁在支撑

股票资讯 阅读:18 2025-10-16 09:54:59 评论:0
  9 月CPI 同比-0.3%,低于预期的-0.2%,前月-0.4%;CPI 环比0.1%,前月0%。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同比1.0%,前值0.9%;环比0%,持平前月。

      PPI 同比-2.3%,高于预期的-2.4%,前月-2.9%;PPI 环比0%,持平前月。如何看待9 月通胀数据?

      CPI 环比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9 月CPI 环比0.1%,与2021-2024 年同期均值持平。而去年9 月CPI 环比0%。受此影响,CPI 同比小幅回升0.1 个百分点至-0.3%,不过整体依然在低位运行。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核心CPI 同比涨幅,近19 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9 月核心CPI 环比为0%,略低于2020-2024 年同期(以下简称往年同期)的平均值0.1%,只不过去年同期环比仅-0.1%,受低基数影响,同比小幅抬升0.1 个百分点。将核心CPI 同比拆分,工业消费品(扣除能源)上涨1.8%,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而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较为平稳,也低于核心CPI 的涨幅。

      进一步拆分,工业消费品中,家用器具和交通工具的价格边际回升。今年1-9 月分项的环比累计涨幅,家用器具达到6.3%,而往年同期平均值仅为-0.6%,可能主要受国补的增量需求带动。交通工具环比累计-1.8%,也好于往年同期平均值-2.3%(其中今年7-9 月环比明显好转,对核心CPI 拖累下降)。这背后可能是反内卷政策对汽车价格形成支撑。

      服务中,医疗服务价格涨幅相对较高。同样从今年1-9 月分项环比累计涨幅来看,医疗服务涨1.9%,往年同期为1.0%。而家庭服务、教育服务、旅游价格的环比涨幅低于往年同期。居住则基本持平。考虑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主要是供给端的影响,而受需求端影响较大的其他服务价格整体不及往年同期,可见服务价格仍有较大的恢复空间。

      此外,受黄金、铂金等价格上涨推动,珠宝首饰带动其他用品和服务分项在今年1-9 月累计环比上涨8.8%,也显著高于往年的平均值2.8%。

      第二,食品对CPI 的拖累小幅下降。9 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略高于往年同期平均值0.54%。其中鲜菜环比上涨6.1%,涨幅超出往年同期的3.6%。不过受猪价下跌影响(9 月猪肉价格下跌0.7%,2021-2024 年同期均值为上涨0.2%),畜肉类环比-0.1%,对食品价格形成小幅拖累。综合今年1-9 月来看,食品累计环比持平,仍低于往年同期的0.9%。高频数据显示,10 月上半月36 城猪肉平均零售价较9 月均值下跌0.5%;同期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 种蔬菜均价环比下跌2.4%,10 月食品价格或呈现季节性回落。

      PPI 环比连续第二个月持平,主要受到上游价格支撑。8 月下旬至9 月中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的高频价格平均环比下跌约0.3%,且9 月制造业PMI 出厂价48.2%低于荣枯线,均指向9 月PPI 环比存在转负风险。不过9 月PPI 环比0%,好于这两个数据带来的负增预期。PPI 同比反弹0.6 个百分点,主要是翘尾反弹的支撑(从-0.7%到-0.1%)。拆分来看,与PPI 环比持平形成对照,多数分项表现均不及前月,采掘工业环比+1.2%(前月+1.3%),是大类中唯一正增分项;原材料工业持平(前月+0.2%),加工业-0.1%(前月持平),生活资料-0.2%(前月-0.1%)。

      第一,“反内卷”政策效应持续,上游价格涨幅依然显著强于下游。据国家统计局,“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延续修复,上述六个行业对PPI 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 个百分点”。7-8 月的对应数字分别为0.14、0.50 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累积拉动PPI 同比接近1 个百分点,占到PPI 反弹幅度1.3 个点的绝大部分。

      具体来看,上游资源品价格续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环比涨幅均达2.5%–2.6%;中游冶炼环节亦有支撑,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分别上涨1.2%和0.2%。然而,价格传导受阻,下游制造业仍然承压,汽车制造业价格环比下跌0.5%(跌幅较前月扩大0.2 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连续两月下跌0.2%,终端需求不足的格局尚未扭转。

      第二,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输入性通缩压力显现,油气产业链价格回落。9 月全球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0.4%,拖累9 月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下跌2.0%和0.8%;传导至中下游,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亦分别下降0.6%和0.2%。

      综合来看,9 月物价温和修复,核心CPI 同比升至1%,PPI 同比连续第二个月反弹。CPI 呈现的特征是工业品强于服务,PPI 则是上中游好于下游。这指向物价修复过程尚处于早期阶段。

      展望年内价格走势,CPI 同比有望在四季度温和反弹。假设10–12 月CPI 环比走势,延续2021–2024 年同期季节性均值,并叠加去年同期(尤其是10–11 月)的低基数效应,CPI 同比或于11–12 月逐步回升至0.3 -0.5%区间。基数效应消退,四季度PPI 同比反弹幅度主要依赖环比。8–9 月PPI 同比合计回升1.3 个百分点,部分受益于2024 年同期低基数,翘尾从7 月的-1.4%反弹至9 月的-0.1%。进入四季度后,翘尾因素趋于平稳(在-0.1%到0%),PPI 同比走势将更多取决于环比,年内PPI 同比转正,需要接下来三个月PPI 环比平均值达到0.7%+,难度相对较大。

      对债市而言,通胀温和,意味着货币宽松延续,短期不用担心资金面收紧。不过当前通胀并非债市交易的主线,市场情绪更多仍受到基金销售新规、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对股市而言,“反内卷”的逻辑仍在持续演绎。继续关注光伏等行业政策落地,以及后续政策效果。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如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流动性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金川 日期:2025-10-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