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回落符合预期 存款“搬家”节奏放缓

股票资讯 阅读:15 2025-10-16 17:47:30 评论:0
  事件:2025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9 月货币金融数据:社融新增3.53 万亿元,上月为新增2.57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7%,上月为8.8%;人民币贷款新增1.29 万亿元,上月为新增5900 亿元;M1 同比增速为7.2%,上月为6.0%。

      核心观点:

      9 月金融数据表现平稳,后续随着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以及财政支出加快,信贷需求有望回暖。但若无增量财政政策的推出,则去年同期政府债发行的高基数压力将对社融增长构成持续扰动。此外,9 月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增长,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股市“赚钱效应”回落有关,M1与M2 同比增速此长彼消。

      一、如何解读9 月份金融数据?

      2025 年10 月15 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9 月金融数据。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9 月份新增社融3.53 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 亿元,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从季节性表现来看,9 月份增量高于过去六年(2019-2024 年,下同)3.39 万亿元的同期均值。9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7%,较上月下降0.1 个百分点。

      结构上,9 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1 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 亿元。

      外币贷款当月减少129 亿元,同比少减351 亿元。非标融资当月增加3579 亿元,同比多增1869 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3235 亿元,为主要增量来源。

      直接融资中,9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9 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 亿元,占新增社融比重为33.6%;企业债券净融资105 亿元,同比多增2031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500 亿元,同比多增372 亿元。

      (2)9 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 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 亿元。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小幅多增200 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 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 亿元,企业短期融资方面,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500 亿元,但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 亿元。

      (3)新口径下,9 月M1 同比增速为7.2%,较上月回升1.2 个百分点;M2 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回落0.4 个百分点;社融-M2 同比增速差走阔至0.3 个百分点,较上月回升0.3 个百分点。

      9 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21 万亿元,同比少增1.53 万亿元。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增加2.96 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 亿元;财政存款减少8400 亿元,同比多减6042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9194 亿元,同比多增1494 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 万亿元,同比多减1.97 万亿元。

      对9 月份金融数据,我们解读如下:

      (1)政府债供给高基数扰动,社融同比增速继续回落。9 月份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录得8.7%,连续两个月回落。社融增速回落主要因为高基数扰动,年内政府债发行整体前置,当前已经进入发行的尾声,而去年同期政府债发行量较大。

      然而,考虑到政府债发行的可跟踪性和可预测性较强,9 月当月社融同比增速回落并不超出主流预期,因此对市场的直接冲击比较有限。

      风险点在于,当前信贷市场表现依然疲弱,9 月社融口径下的信贷同比负增长,而企业债券发行虽同比增长明显但量级偏低,难以对冲政府债发行同比少增的趋势。因此,若无财政增量政策推出,则社融存量的同比表现可能有持续压力。

      (2)信贷增长仍偏弱,居民按揭贷款需求回暖。在7 月份超预期的弱势表现后,8 月份和9 月份信贷表现持续修复,但9 月份金融机构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同比依然少增3000 亿元,同比改善的幅度不大。

      结构方面,一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实现同比小幅多增,可能与部分城市购房政策放松以及惯例上的9 月楼市结构性热度有关。而居民短期贷款则同比大幅减少,或意味着消费促进政策的效应减弱以及长假消费热度均不高。

      另一方面,与8 月份情况类似,9 月信贷的主要正贡献项为企业短期贷款,但综合企业票据融资来看,两者合计同比少增2212 亿元。叠加企业中长期贷款亦同比少增,这意味着企业融资仍维持全面滑坡的态势。

      综合来看,信贷增长疲弱的趋势尚未见到拐点。后续乐观之处在于,其一,随着地方政府清欠节奏加快,或能释放一部分企业新增融资需求,但相关改善可能未必会很快出现;其二,9 月,国家发改委称5000 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加  快落实到项目上,5000 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均作为资本金,假设平均作为资本金的比例为20%,则理论上能够撬动5 倍杠杆,持续拉动信贷需求;其三,8月份财政存款增长放缓,而9 月份财政存款减少且同比多减,这意味着财政支出正在提速,也将相应拉动项目投资的信贷需求。

      (3)居民存款增长助力M1 同比增速反弹。近期,市场关于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搬家”的讨论热度较高。从数据来看,7 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 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 亿元;8 月份居民存款小幅增加1100 亿元,但同比多减6000亿元,两个月数据均支持这一看法。而9 月份居民存款流出的势头有所缓和,当月居民存款大增近3 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7600 亿元。对应地,当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大幅少增约2 万亿元,而7 -8 月合计,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1.94 万亿元。

      9 月份以来,股指维持高位震荡,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流动的速度放缓。结合起来看,当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以及潜在的财政存款加速支出后流入企业账户,共同助推M1 同比增速回升。而财政存款的转化,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的流失则导致M2 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总结来看,9 月金融数据表现平稳,后续随着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以及财政支出加快,信贷需求有望回暖。但若无增量财政政策的推出,则去年同期政府债发行的高基数压力将对社融增长构成持续扰动。此外,9 月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增长,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赚钱效应”回落有关,M1 与M2 同比增速此长彼消。

      二、风险提示

      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佳雯/赵格格 日期:2025-10-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