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前瞻系列报告(九):要点与投资机遇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10-19 10:45:50 评论:0
  核心观点

      “十五五”规划将锚定2026—2030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航向,或将以长期战略之举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三大主线。扩大内需方面,或将减少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重在提高投资效益;新质生产力方面,或将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更新重点产业领域;高水平安全方面,或将持续在金融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不断发力。投资机遇方面,中短期聚焦政策预期差,重点关注基建、军工、人民币国际化、原子级制造、循环回收等领域,中长期关注政策持续发力点,包括内需消费、半导体、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摘要

      总量方面,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在定方向、定方式和定力度。我们预计“十五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明确为年均增长4.6%~4.8%左右。产业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内需方面,扩大内需或是“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主线之一。消费方面,重点在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加大服务消费支持力度,通过消费税的后移和稳步下划至地方来鼓励地方政府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减少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投资方面,重点将“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结合起来,提高投资效益。安全方面,高水平安全或是“十五五”规划中的第三条主线,核心是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同时,在金融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不断发力。结构方面,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占比或将显著提升。“十五五”规划或提出“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以加强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支持和发展。绿色方面,能耗双控转变为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

      “十五五”期间,中短期聚焦政策预期差,重点关注基建、军工、人民币国际化、原子级制造、循环回收等领域,中长期关注政策持续发力点,包括内需消费、半导体、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风险分析

      (1)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出现超预期大幅调整,如推翻中美经贸联合声明形成的共识,推行更高幅度“对等关税”,或出台其他对华贸易限制性政策,进一步冲击中美贸易,抑制中国对美出口。(2)中国国际经贸关系大幅恶化,除美国外,其他国家跟风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增加贸易壁垒,阻碍中国产品出口。(3)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部分国家以产业保护等为由,针对中国出口商品设置技术、环保等各类严苛标准,影响中国产品国际市场份额。(4)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干扰中国出口产业链正常运转,削弱出口竞争力。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玉玮/冯天泽 日期:2025-10-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