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周报:2025年第43周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0-20 14:20:00
评论:0
一、中国宏观
高频:本周ICHI 综合景气指数较上周小幅回落,仍位于收缩区间,但总体运行窄幅波动,经济基本面韧性保持。消费景气指数回升,重新回到扩张区间,是当前经济重要动力。节日消费惯性延续,住宿餐饮、交通出行与文化旅游需求保持活跃,显示内需修复具备良好持续性。投资景气指数微升,虽仍处收缩区间但整体趋稳。制造业投资在结构升级需求推动下维持韧性,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项目形成一定支撑。出口景气指数延续前期平稳态势,全球需求整体偏弱,但外贸结构多元化仍为出口稳定运行提供支撑。生产景气指数有所回落,供给端可能收到假期影响阶段性放缓,工业运行仍处合理区间。总体来看,综合景气指数在收缩区间内波动调整,假期带动下生产放缓、消费旺盛,经济内生动能持续积累,预计随着假期效应消退与政策持续发力,后续景气水平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CPI 显示消费修复温和、通胀压力可控。2025 年9 月,CPI 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主要受食品与工业消费品价格推动。其中,鲜菜、鸡蛋、鲜果等季节性上涨,金饰品因国际金价上升涨6.5%,秋装换季使服装价格涨0.8%。服务价格则因假期错月影响下降0.3%。同比来看,CPI 下降0.3%,但降幅较上月收窄0.1 个百分点,主要受翘尾因素(约-0.8 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价格下降4.4%,成为主要拖累因素。核心CPI 同比上涨1.0%,为近19 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显示内需回暖趋势持续。
PPI 反映工业价格筑底改善,供需结构持续优化。9 月PPI 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上游行业价格企稳,煤炭加工(+3.8%)、黑色金属冶炼(+0.2%)、光伏设备制造(由降转升)等行业改善明显。石油链条价格下降,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石油开采和炼制价格分别降2.7%和1.5%。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产能治理成效显现,以及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带来的结构性支撑。部分高附加值行业如飞机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可穿戴设备等价格同比上升。
二、全球宏观
10 月16 日周四,美联储官员发言显示联储内部在降息节奏问题上出现分歧。理事沃勒表示赞成逐步降息,认为当前经济仍具有韧性,不需要通过激进宽松来刺激需求,倾向维持每次降息25 个基点的稳健路径。而临时理事米兰则主张一次性降息50 个基点,强调全球贸易紧张与外部冲击风险累积,如果货币政策行动滞后,可能放大经济下行压力。整体来看,美联储内部的争论反映当前经济面临的双重压力:需要通过降息对冲外部冲击,同时又必须防止通胀反弹。从政策背景来看,劳动力市场放缓迹象已经显现,美国通胀虽回落但仍处于约2.5%附近,高于美联储2%目标,使政策制定者在支持经济与控制通胀之间更需谨慎平衡。
10 月16 日周四,美国联邦政府临时预算谈判再度陷入僵局,参议院再次否决了维持政府运转的临时拨款法案,使政府“停摆”事件持续发酵。该法案原计划为政府提供延期资金以维持运作至11 月底,但由于两党在财政支出和政策附加条款上分歧严重,未能获得通过所需票数。政府关门危机发生后,参议院连续多次未能就临时拨款达成一致,反映出当前美国财政政治化程度明显上升。共和党主张控制支出并附加边境政策条件,而民主党则强调保障公共服务与社会项目资金,双方缺乏妥协空间。如果停摆持续,将影响联邦机构运作、公共服务发放进度,并可能拖累四季度经济表现。市场层面来看,财政治理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新的系统性风险之一,也可能影响美国主权信用预期,为美债市场带来波动。
三、市场聚焦
10 月15 日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11 月5 日可能前往最高法院旁听关税合法性的口头辩论。此案件涉及特朗普关税政策,被视为检验其贸易政策合法性的关键时刻。争议焦点在于,特朗普是否有权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情况下,依据“国家紧急状态”框架大规模启动对外加征关税的措施。此次审理涉及的关税范围广泛,包括所谓的“基准关税”以及针对特定国家和产品设定的高税率措施。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这些关税缺乏法律依据,美国现行的平均关税水平可能被迫大幅下调,政府甚至可能需要向企业退还此前征收的部分关税。这起案件不仅具有法律意义,也可能对美国未来的贸易政策框架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法院削弱总统在贸易领域动用紧急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美国的贸易谈判策略与全球供应链政策可能因此发生调整。 机构:工银国际证券研究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婕/周烨 日期:2025-10-20
高频:本周ICHI 综合景气指数较上周小幅回落,仍位于收缩区间,但总体运行窄幅波动,经济基本面韧性保持。消费景气指数回升,重新回到扩张区间,是当前经济重要动力。节日消费惯性延续,住宿餐饮、交通出行与文化旅游需求保持活跃,显示内需修复具备良好持续性。投资景气指数微升,虽仍处收缩区间但整体趋稳。制造业投资在结构升级需求推动下维持韧性,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项目形成一定支撑。出口景气指数延续前期平稳态势,全球需求整体偏弱,但外贸结构多元化仍为出口稳定运行提供支撑。生产景气指数有所回落,供给端可能收到假期影响阶段性放缓,工业运行仍处合理区间。总体来看,综合景气指数在收缩区间内波动调整,假期带动下生产放缓、消费旺盛,经济内生动能持续积累,预计随着假期效应消退与政策持续发力,后续景气水平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CPI 显示消费修复温和、通胀压力可控。2025 年9 月,CPI 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主要受食品与工业消费品价格推动。其中,鲜菜、鸡蛋、鲜果等季节性上涨,金饰品因国际金价上升涨6.5%,秋装换季使服装价格涨0.8%。服务价格则因假期错月影响下降0.3%。同比来看,CPI 下降0.3%,但降幅较上月收窄0.1 个百分点,主要受翘尾因素(约-0.8 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价格下降4.4%,成为主要拖累因素。核心CPI 同比上涨1.0%,为近19 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显示内需回暖趋势持续。
PPI 反映工业价格筑底改善,供需结构持续优化。9 月PPI 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上游行业价格企稳,煤炭加工(+3.8%)、黑色金属冶炼(+0.2%)、光伏设备制造(由降转升)等行业改善明显。石油链条价格下降,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石油开采和炼制价格分别降2.7%和1.5%。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产能治理成效显现,以及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带来的结构性支撑。部分高附加值行业如飞机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可穿戴设备等价格同比上升。
二、全球宏观
10 月16 日周四,美联储官员发言显示联储内部在降息节奏问题上出现分歧。理事沃勒表示赞成逐步降息,认为当前经济仍具有韧性,不需要通过激进宽松来刺激需求,倾向维持每次降息25 个基点的稳健路径。而临时理事米兰则主张一次性降息50 个基点,强调全球贸易紧张与外部冲击风险累积,如果货币政策行动滞后,可能放大经济下行压力。整体来看,美联储内部的争论反映当前经济面临的双重压力:需要通过降息对冲外部冲击,同时又必须防止通胀反弹。从政策背景来看,劳动力市场放缓迹象已经显现,美国通胀虽回落但仍处于约2.5%附近,高于美联储2%目标,使政策制定者在支持经济与控制通胀之间更需谨慎平衡。
10 月16 日周四,美国联邦政府临时预算谈判再度陷入僵局,参议院再次否决了维持政府运转的临时拨款法案,使政府“停摆”事件持续发酵。该法案原计划为政府提供延期资金以维持运作至11 月底,但由于两党在财政支出和政策附加条款上分歧严重,未能获得通过所需票数。政府关门危机发生后,参议院连续多次未能就临时拨款达成一致,反映出当前美国财政政治化程度明显上升。共和党主张控制支出并附加边境政策条件,而民主党则强调保障公共服务与社会项目资金,双方缺乏妥协空间。如果停摆持续,将影响联邦机构运作、公共服务发放进度,并可能拖累四季度经济表现。市场层面来看,财政治理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新的系统性风险之一,也可能影响美国主权信用预期,为美债市场带来波动。
三、市场聚焦
10 月15 日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11 月5 日可能前往最高法院旁听关税合法性的口头辩论。此案件涉及特朗普关税政策,被视为检验其贸易政策合法性的关键时刻。争议焦点在于,特朗普是否有权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情况下,依据“国家紧急状态”框架大规模启动对外加征关税的措施。此次审理涉及的关税范围广泛,包括所谓的“基准关税”以及针对特定国家和产品设定的高税率措施。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这些关税缺乏法律依据,美国现行的平均关税水平可能被迫大幅下调,政府甚至可能需要向企业退还此前征收的部分关税。这起案件不仅具有法律意义,也可能对美国未来的贸易政策框架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法院削弱总统在贸易领域动用紧急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美国的贸易谈判策略与全球供应链政策可能因此发生调整。 机构:工银国际证券研究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婕/周烨 日期:2025-10-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