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营养健康品牌推荐:从补充剂到场景化健康生态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0 21:33:19 评论:0

  市场背景

  1.1摘要

  营养健康食品分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需认证,有“蓝帽子”标记,功能性食品无特别规定。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营养健康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及特定功能食品需求增加。2024年,保健食品注册数量增长,主要关注血糖健康、脂肪控制等。行业高毛利率源于快消品属性与医药壁垒结合,品牌方维持高定价权。未来,高品质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推动市场份额扩大。

  1.2营养健康定义

  营养健康食品分为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指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功效需通过认证机构验证,国产和一般进口贸易的产品需注册或备案,通过后包装有“蓝帽子”,国内保健食品管理与药品类似,功能功效需要经过验证,且在宣传上严禁广告代言。功能性食品通常按普通食品管理,保证添加剂和生产过程安全,无特别规定可请明星代言,但无“蓝帽子”标记不得宣传保健功能,由于食品添加剂多风味较保健食品更佳,产品添加剂的功能功效无需经过检验,上市门槛较保健食品低。

  1.3市场演变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从无序到规范,逐步形成以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需求升级为核心驱动的发展模式。1980年前国内保健食品以传统滋补品类为主,多以药酒形式存在,并无区分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1985年,杨振华成功研制851营养液,以“抗癌神药”名义推广至全国,开启中国保健品营销发展帷幕。随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产品牌纷纷建立,如三株口服液等,并通过大量广告投入扩大销售,但最终因扩大宣传引起消费者信任危机。步入21世纪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政策,针对膳食补充剂市场存在的炒作营销、虚假宣传、把膳食补充剂当药卖等问题进行整顿,深度调整膳食补充剂产业机构。

  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保健品食品广告纳入特殊食品进行严格管理,同时新修订的《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不得宣传疾病疗效,不得用广告代言人做推荐。

  2016年颁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对膳食补充剂产品监管实施注册制与备案制并轨,以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办法》也是保健食品管理的核心法规;

  2019年权健事件,停止直销牌照发放,监管加强。电商兴起加速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同时在疫情影响下,年轻群体的健康意识提高,添加营养成分的功能性食品饮料,如益生菌零食、代餐、电解质水饮料等,以0糖、瘦身、美肽等健康概念,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

  未来,营养健康食品行业需在产品质量、科学宣传及细分市场挖掘中持续突破,以应对老龄化与年轻化并行的多元化需求。


头豹研究院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