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研究系列之四:“四中”前瞻:新“五年”的新期待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0 22:12:19 评论:0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审议前,高层会议及官方系列文章透露哪些信号?二十届四中全会可能提及哪些“新五年”规划主线?结合历年经验及年初以来相关政策会议,系统分析,供参考。

      一问:9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的信号?五年规划或更重视“公平”、“因地制宜发展”、“高水平开放”等本次9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值新五年规划前,会议主题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本次会议更突出“人民“与“公平”、“因地制宜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等核心导向。本次会议将其拆分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并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从“改革开放”板块中独立出来。

      本次会议决定,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四中全会公报及后续公布的全文或对“十五五”规划给予更多指引。参考“十四五”规划正式落地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即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九届五中全会结束当天,会议公报披露建议稿主要内容;四天后,建议稿原文发布,进一步阐释五年规划建议相关细节。

      政治局会议后,人民日报连续推出8 篇署名“钟才文”的系列文章,亦对新一轮五年规划有所指引。系列文章围绕“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 从全球视角切入,深入我国经济的内在逻辑,分析发展态势。

      文章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齐步走’,宏观数据同部分微观主体感受会有‘温差’,要通过改革与政策给力,着力缩小‘温差’”或意味着新的五年规划中经济产业转型、政策加码、改革支持或是重点。

      二问: 四中全会,可能提及的“十五五”主线?高质量发展、制度改革、产业升级或是新规划的重要主线高质量发展、制度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或是新“五年规划”的三大主线。作为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十五五”与“十四五”、“十六五”共同构成向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的连续进程。 “十四五”是奠定基础、明确方向的开局起步阶段,“十六五”将聚焦冲刺收官。而“十五五”正处于中间节点,既是对“十四五”规划深化推进的时期,也是对2035 年目标进行中期检验的关键阶段。

      即便“十四五”规划已淡化经济总量目标、重视结构发展,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或仍对“十五五”经济增速有一定要求。为了实现2035 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我国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 年翻一番,“十五五”和“十六五”阶段,我国或需至少保持年均4.4%左右的经济增长水平。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 多项改革任务要求2029 年前完成,或指向未来五年亦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三中全会部署的300 多项改革任务,涵盖经济体制、科技人才、绿色转型、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市场化改革、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低碳转型及民生制度完善或是“十五五”期间改革的重点方向。

      从五年规划的目标设定与实施逻辑来看,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规划核心目标的“关键手段”。五年规划中,总量目标是核心,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则是实现总量目标的路径,即通过发展何种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从“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三次产业的比例会有预期目标。

      “十三五”规划起,政策更注重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细化了研发经费投入、创新等目标。

      三问:“十五五”规划可能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 新兴支柱产业、未来产业、服务消费供需发展或是重点“十五五”产业规划中,“新质生产力”培育或仍是重点。从政策跟踪情况来看,“十五五”规划中的“新兴支柱产业”或将延续“十四五”规划的框架。2025 年4 月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7 月的政治局会议则进一步强调“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此外,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年初以来,高层会议及集体学习或已勾勒出“十五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部分“蓝图”。截至8 月底,2025年中央政治局共开展三次集体学习,其中4 月主题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国务院同期共组织四次集体学习,2 月提出“大力促进服务消费、科技消费”,4 月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创与产业创新融合”,8 月则明确“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十五五”规划涉及的行业,可能涵盖央地关键会议和文件中提及的海洋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2024 年发布未来产业范围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2025 年7 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及的海洋经济,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均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的新兴行业。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日期:2025-10-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