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增长要看多长?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0-21 10:01:18 评论:0
  事件描述

      2025 年10 月20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三季度实际GDP 同比增长4.8%,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8%。

      事件评论

      看季度增长,完成5%增长目标概率仍高。三季度GDP 实际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GDP 实际同比增长5.2%。参考去年四个季度GDP 不变价的权重可知,只要四季度GDP实际同比达到4.48%,就可以顺利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这一同比增速表现为2023年三季度以来单季度最低,似乎实现难度不大。但从环比来看,同比增速对应的四季度GDP 实际季调环比增速约为1.11%,略高于2024 年二季度、2025 年二季度、2025 年三季度,略低于2025 年一季度。以综合PMI 产出指数来对标季调环比,若四季度生产还能整体改善,GDP 季调环比仍有可能小幅回升。总的来看,完成5%增长目标的概率仍在。

      看中期盈利,产销均衡带动价格改善,但节奏仍偏慢。若关注企业盈利的改善上,也能看到经济数据中有两方面的积极信号。一方面,三季度工业产销更趋于平衡,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4.6%,同比降幅收窄;工业产销率均值回升至96.8%,同比转正。另一方面,三季度名义GDP 同比增长3.7%,GDP 平减指数当季同比回升至-1.02%(二季度-1.2%),反映整体通胀有所改善。但也要看到,价格的改善没能对冲量的下滑,名义GDP同比增速下滑的压力仍在。由此来看,企业盈利的改善不仅依赖于产销均衡,仍需要量的合理增长作为支撑。

      回归短期来看,10 月量的增长面临高基数挑战。9 月生产明显好于需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6.5%,与PMI 生产加速扩张表现一致。但需求侧,仅有出口同比增速回升,内需的投资和消费增速双双下滑。固投方面,估算9 月固投同比增速降至-6.8%,全年固投累计同比增速已经转负至-0.5%,为2020 年8 月以来最弱。9 月固投增速下滑,从支出来看主要受施工实物量下滑影响(建筑安装工程增速回落),分领域看同时受到制造业投资下滑和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三大项中,仅有基建同比增速回升至-4.6%,交运、水利投资改善,电力投资增速转负。消费方面,9 月社零同比增速降至3%,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下滑,商品零售中可选消费同比增速下滑均是拖累。展望10 月,需求侧的压力可能加大。去年10 月,在9 月24 日出台的一揽子政策的支持和出口抢运的支撑下,内外需同比增速均显著走高。从当前高频数据看,10 月需求下滑压力可能较大。出口方面,10 月出口发运量同比增速下滑,沿海某港出口金额同比由正转负。消费方面,支撑社零增长35%以上的耐用消费品销量同比增速下滑,汽车、家电销量增速均有转负迹象;而与餐饮收入增速关联度较高的商圈人流增速也偏低;“十一”假期期间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收入同比增速也是自2023 年以来,有记录的长假中表现最弱的。投资方面,节后建筑实物量恢复不快,水泥、混凝土、螺纹需求同比增速暂弱于9 月表现。而从地产成交来看,10 月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由涨转跌的概率较大。

      如果需求下滑的影响泛化,逆周期政策发力仍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需求弱,可能传导到生产。在10 月旺季结束以后,若订单持续偏差,则生产有随需求收缩的可能。另一方面,需求弱,可能阻碍价格持续改善,进而影响盈利。若反内卷政策控产量政策保持当前温和姿态,需求下滑可能使得大宗品价格二次滑落。从大宗价格远月期货合约价格来看,PPI 同比改善的预期逐月下滑,投资者开始定价年内大宗价格由涨转跌。总结而言,尽管前三季度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四季度经济并非没有压力,为避免供需共振收缩、量价共振下行,逆周期政策发力仍有必要。财政提前下达5000 亿地方债发行额度,印证宏观政策托底的态度不变。关注未来需求下行斜率变化时,货币政策和需求侧政策的边际变化。

      风险提示

      1、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2、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刘承昊 日期:2025-10-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