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系列三:“十五五”GDP目标:怎么定、定多少?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2 11:36:46 评论:0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期间是否会设定GDP 增速目标?可能定为多少?本文就此做出简要分析。

      核心观点:从历史经验、中长期目标、潜在增速等角度综合分析,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GDP 增速需要达到、也有望达到4.8%左右,其中:2026-2027 年可能定为5%左右,2028-2030 年可能定为4.5-5%左右,总体看仍属相对偏高的水平,指向“十五五”期间的政策大基调需要偏扩张、偏积极、偏刺激,尤其是中央加杠杆、扩内需、抬物价,短期内也亟待更大力度推动地产止跌回稳;展望2026 年,“保5%”的硬要求之下,预算内赤字率很可能维持4%左右或略高,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延续、规模应至少会有3000 亿、并更侧重服务消费。

      1、历史看,五年规划多会设定GDP 目标增速,实际也多能超额完成。

      从目标设定看,除“十四五”外,均设定G了D年P 目均标增速。2000 年以来,我国经历了5 轮五年规划时期,其中“十五”的GDP 目标增速为7%左右、“十一五”为7.5%、“十二五”为7%、“十三五”为6.5%以上,“十四五”为“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从完成情况看,多数情况下GDP 增速目标都能超额完成。“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GDP 平均增速分别为9.8%、11.3%,大幅高于目标增速;“十二五”和“十三五”前4 年的GDP 平均增速分别为7.9%、6.7%,均略高于目标增速。“十四五”期间,假设今年GDP 增速为5%,则5 年年均增速为5.4%,也略高于各年目标增速的平均值5.3%。

      2、本轮看,“十五五”规划是否会设立GDP 增速目标?存在不确定性、设立的概率大。一方面,如上所述,历史上我国一般都会在五年规划中设定GDP目标增速,“十四五”未设定可能与其编制时恰逢外生冲击,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有关,可视为特殊情况。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注重高质量发展,后续也不排除有淡化GDP 增速的可能。

      综合看,考虑到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仍会设定各年目标,预计“十五五”继续设立GDP 目标增速还是基准情形。

      3、测算看,基于中长期增长目标、潜在增速两大角度,“十五五期间”年均GDP 增速需要达到、也有望达到4.8%左右;初期的年度目标可能仍为5%左右,中后期可能4.5-5%左右。

      中长期目标角度,为实现到2035 年GDP 翻一番,“十五五”期间GDP 平均增速应达到4.8%左右。我国有两个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其一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到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实际上偏定性、难以精确量化,这是因为中等发达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且相关标准往往会随着时间变动,同时还会受到汇率变动影响。其二是总书记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到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目标相对更偏定量,按此目标计算,2020-2035 年间GDP 年均增速应达到4.73%左右,考虑到“十四五”期间GDP 平均增速约为5.4%(假设2025年GDP同比5%)、经济增速长期趋于放缓,“十五五”期间的GDP 平均增速应在4.7%以上、4.8%更为稳妥。

      潜在经济增长角度,多数学术研究测算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国潜在GDP增速仍有4.8-4.9%左右。如张晓晶,汪勇(2023)应用增长核算模型,并考虑人口老龄化加速、新冠疫情冲击与中美技术脱钩等“三大新因素”,测算得出2026-2030 年我国GDP 潜在增速为4.71%-4.96%,“十五五”期间平均4.84%左右。

      4、政策看,“十五五”期间GDP 增速目标仍属相对偏高水平,需要宏观政策保持偏扩张、偏积极,尤其是中央加杠杆、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价格回升,短期内亟待更大力度推动地产止跌回稳。

      总量政策方面,中央加杠杆,对冲地方、居民化债压力。截至2025 年二季度,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仅有27.6%,处于较低水平,后续提升空间充裕;“十五五”期间可进一步提升中央政府赤字率水平,适时降准降息,对冲地方化债、居民部门不加杠杆的压力,支撑经济保持中高增速。

      结构政策方面,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价格回升。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出口、消费、投资平均增速分别为8.5%、5.5%、3.1%,出口是重要支撑,投资是主要拖累。“十五五”期间,经济有望进一步向消费驱动转型,政策预计更加倾向消费,尤其是更加注重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在扩大需求的同时,继续实施“反内卷”政策,供需共同发力推动价格回升。

      短期看,2026 年GDP 目标可能还会定在5%左右,扩赤字、稳地产、促消费。总量政策方面,预计2026 年总赤字规模大概率不低于2025 年,赤字率很可能维持4%左右或略高,也有望进一步降准降息。结构政策方面,亟待持续用力推动地产止跌回稳,如降低房贷利率和购房税费负担、优化收储、进一步““保主体”等;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延续保持至少3000 亿的估摸、并加码支持服务消费。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超预期、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统计误差和口径调整。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杨涛 日期:2025-10-2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