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通胀数据点评:CPI同比转为上升 PPI环比转正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1-10 16:16:51 评论:0
  食品价格拖累因素减弱,CPI 同比由降转增。同比来看,2025年10 月,随着扩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的消费刺激,市场需求活力得到有效激发。CPI 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增速高于wind 一致预期(-0.05%)。其中,10 月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至-2.9%,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0.2 个百分点至0.9%。环比来看,10 月CPI环比扩大0.1 个百分点至0.2%,环比增速略高于季节性水平,但仍低于近十年以来同期平均涨幅0.34%。其中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收窄0.4 个百分点至0.3%,非食品价格环比为0.2%,环比由降转增。10 月核心CPI同比为1.2%,涨幅较上月扩大0.2 个百分点,涨幅连续六个月扩大,达到2024 年3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低基数叠加政策提振,共同推动核心CPI同比持续上行。其中,对企业无序竞争的治理有效支撑了核心商品价格。10 月核心CPI 环比由持平转为上涨0.2%,略低于过去十年同期水平0.26%。

      基数走低推高菜价同比,猪肉价格仍然低迷。同比来看,10 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 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仍处低位,但降幅有所收窄,是导致CPI同比回升的主要因素,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54 个百分点,相比上月拉低CPI同比下降0.83 个百分点有所好转。食品价格细项表现分化:

      猪肉、鸡蛋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0%、11.6%和7.3%,但降幅收窄;而牛肉、羊肉和水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6%、2.4%和2.0%,且涨幅扩大。

      环比来看,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表现强于季节性水平。节日消费需求助推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其中鲜菜、羊肉、鲜果涨幅分别为4.3%、1.3 和1.2%。

      10 月上旬猪价持续走低,生猪出栏节奏放缓,下游补栏二次育肥积极性提升,共同支撑10 月中下旬猪价反弹,但总体涨幅有限。截至2025 年11月9日,高频数据显示11 月初7 种重点监测水果和猪肉的平均批发价同比降幅收敛,28 种重点监测蔬菜同比由降转增,鸡蛋价格同比降幅走扩;28 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环比涨幅扩大,7 种重点监测水果环比涨幅收窄,鸡蛋平均批发价环比降幅收窄,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由下降转为持平。11月,由于秋冬换季期间气温下降,叠加部分蔬菜需要保温运输和仓储,物流成本增加,蔬果价格可能延续季节性上升态势,且蔬菜价格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鲜菜价格同比降幅或继续收敛。猪肉价格方面,由于养殖端压栏增重结束,可出栏生猪数量增加,或对价格形成压制。但由于气温降低后猪肉腌腊需求将逐步增加,猪肉价格或保持平稳。预计食品CPI 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

      金饰品价格持续走高,耐用消费品价格稳中有升。同比来看,10 月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0.9%,增速走高0.2 个百分点,或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6 个百分点。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除交通通信价格下降外,其余非食品项均实现同比增长。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已连续六个月扩大。其中,金饰品与铂金饰品价格分别大幅上涨50.3%和46.1%;同时,在扩内需政策带动下,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等价格涨幅在2.4%至5.0%之间,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也收窄至2.3%。服务价格自3 月以来持续回升,同比上涨0.8%,涨幅扩大0.2 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8.9%和2.8%,医疗服务和家政服务均上涨约2.4%。

      另一方面,能源价格下降2.4%,其中汽油价格下降5.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8 个百分点。环比来看,消费品价格上涨0.2%,增幅收窄0.1个百分点。

      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一平三降,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下降,衣着价格持平。工业消  费品价格稳中有涨,环比上涨0.3%,影响CPI 环比上涨约0.07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金饰品受国际金价带动,价格上涨10.2%;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0.2 个百分点,影响CPI 环比上涨约0.07 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双节出行需求旺盛,带动宾馆住宿(+8.6%)、飞机票(+4.5%)和旅游(+2.5%)价格上涨,均超季节性水平。11 月,OPEC+宣布将暂停进一步增产、美国政府关门持续、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国际油价短期或保持震荡态势,因而国内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走势或较为平稳,气温下降以及煤炭“反内卷”或推升水电燃料类价格,“双十一”促销活动或拉低耐用品价格,但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叠加“反内卷”带动部分品种价格回升,耐用品价格或延续回升趋势。预计非食品同比将继续平稳上行。

      产能治理显效叠加基数影响,年内PPI 环比首次上涨。从同比看,10 月PPI同比降幅收窄0.2 个百分点至-2.1%,同比连续三个月收窄。其中,生产资料同比下降2.4%,降幅持平上期表现;生活资料同比下降1.4%,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外,近期多项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带动多行业价格企稳回升:一是重点领域产能调控不断深化,行业价格下行压力有所缓解。随着产能核查与安全监管趋严,加之冬季储备补库及电力需求上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1.2 个百分点。在市场竞争持续规范、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背景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1.3和0.7 个百分点。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速与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共同推动部分行业价格企稳回升。在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带动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8%,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微波通信设备、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飞机制造价格分别上涨2.3%、1.8%、0.9%、0.7%和0.5%。

      同时,促消费政策效果显现,推动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显著上涨18.4%,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价格分别上涨3.3%、2.1%和0.4%。从环比看,受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10 月PPI环比为0.1%,由持平转为上涨,为年内首次上涨。其中生产资料环比由持平转为上升0.1%,生活资料环比由下降转为持平。10 月PPI运行态势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供需格局的好转推动部分行业产品价格上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升1.6%,煤炭加工价格提高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6%,三者均连续两个多月保持涨势。水泥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以及集成电路制造价格也均由跌转升,分别上涨1.6%、0.5%、0.2%和0.2%。另一方面,输入性因素导致国内有色金属和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呈现不同走势。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走强影响,国内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5.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升2.4%,其中金冶炼和铜冶炼价格分别上涨8.7%和4.3%;而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3%,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跌0.8%。国际来看,11 月2日,OPEC+发表声明,决定于12 月小幅提高产量,并在2026 年一季度暂停进一步增产,该项决定短期或增强市场对油价的复苏信心,但美国政府关门持续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油市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短期内国际油价或延续波动态势。国内来看,随着十月底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推进落地,一系列扩内需与“反内卷”政策的效能将持续释放,有望推动重点行业价格企稳回升。在宏观政策支持与供需结构改善的背景下,后续价格水平预计将延续向好态势,预计11 月PPI 同比降幅将持续收窄。

      11月CPI 同比或稳中有升,PPI 同比降幅有望收窄。10 月,CPI继续高于PPI,CPI-PPI 剪刀差较9 月小幅收敛0.1 个百分点至1.9%,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CPI 方面,当前猪肉市场供给仍较为充裕,但气温下降可能带动肉类腌制需求,预计猪价将保持平稳。随着秋冬换季期间天气转寒,且基数走低,蔬菜价格同比或延续上涨态势。预计食品CPI 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同时,冬季取暖需求叠加“反内卷”,或拉高国内能源价格,“双十一”促销活动或带动耐用品价格下降,但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叠加“反内卷”带动部分商品价格上升,非食品价格或平稳上升。整体来看,CPI 同比或稳中有升。PPI 方面,在国内宏观政策逐步发力、部分行业产能调整效果显现的带动下,预计年内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超预期。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凡/刘彦宏 日期:2025-11-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