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月观:三大方向进一步受重视
近半月,时隔7 年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多部门多地也部署抓落实,稳外资、促消费均有新表态、新举措。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5.2.10-2.23)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期政策延续聚焦稳增长、稳信心之外,“稳民营、促消费、强科技(AI)”等三大方向的重视度进一步提升,具体有5 大焦点:一是时隔7 年召开2.17 民营企业座谈会,节奏更快、硬科技含量更高、更为强调自主可控,“AI+机器人+新能源+农业”是重中之重,也要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从“安心谋发展”到“大显身手”。二是多部门多地部署抓好稳民营落实,包括中央层面,发改委、央行、金监总局等聚焦公平竞争、民企纾困、解决民企融资难和拖欠欠款等;地方层面,杭州、贵州、江苏多地均部署抓落实,多聚焦完善法治,如江苏将“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由预备转为正式项目”。三是近期高层表态多次提及提振消费,包括两次国常会分别聚焦多措并举促消费、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围绕“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四是2.19 国资委召开央企“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进一步部署央企要抢抓战略窗口期,加大资本投入,“坚持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并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企业“十五五”规划重点。五是2.21 财政部发布《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更为突出服务好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并设定了诸多硬要求,如“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
其他可关注:2025 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突出稳汇率、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全面取消限售等。继续提示:2025 年政策大方向已定,接下来属于观察期、落地期,近期有3 大特别关注:1)3 月4 日-5 日全国两会,预计全国GDP 目标继续定为5%左右的偏高水平、财政赤字率提高至4%左右、CPI 目标下调至2%左右(2004 年以来均不低于3%),也需重点关注对稳民营、强科技可能有新表态和新举措;2)近期可能的降准降息;3)中美关系进展,紧盯可能的中美谈判和最高层会晤。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重点聚焦民营企业座谈会;稳外资、促消费也均有新表态、新举措。
1、重要会议:时隔7 年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多部门跟进部署;多方表态加力提振消费。
2.17 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时隔7 年再度召开,无疑在当下释放稳民营经济的政策强音,相比于2018 年11 月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总体体现为节奏更快、硬科技含量更高、更为强调自主可控,“AI+机器人+新能源+农业”是重中之重,也要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从“安心谋发展”到“大显身手”。短期紧盯3.4-5 全国两会可能的新举措、《民营经济促进法》发布、地方跟进召开地方民营企业座谈会(因地制宜下,关注各地重点行业和企业)。
发改委、央行、金监总局等多部门学习传达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部署抓落实,有3 大特别关注:1)发改委将围绕公平竞争、民企纾困、解决民企融资难和拖欠欠款等方面加力,包括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非禁即入”要求,抓紧做好民营企业促进法出台实施的相关准备;2)央行更多侧重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 条,也进一步提出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券、绿色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融资工具,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等;3)金监总局落脚在督促银行保险做实民企服务,如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强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满足度等。
近期高层表态多次提及提振消费,包括多措并举促消费、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等:
一是近期两次国常会均聚焦部署提振消费行动,包括2.21 国常会研究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后续可能的新举措包括:“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研究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打造一批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等;2.10 国常会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等,相比于2.21 国常会聚焦服务贸易,此次会议强调多措并举,除延续强调促进居民增收、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以增强消费能力外,在重点消费领域,新提“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二是2.20 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围绕“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也更为聚焦科技消费,包括“用好我国应用场景丰富、技术迭代能力强等优势,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推广,释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等消费潜力”。
2.19 国资委召开央企“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此前在2025 年开年国资央企工作部署中,已明确要着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伴随近期AI 行情火热,国资委也进一步部署央企要抢抓战略窗口期,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入手,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企业“十五五”规划重点。此外,央企也要加大资本投入,“坚持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
其他可关注:2.17-18 央行召开2025 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聚焦“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重点聚焦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助力房地产止跌回稳。
2、部委政策:关注政府性融资担保、稳外资新规,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突出稳汇率等。
2.21 财政部发布《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文件更为突出服务好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并设定了诸多硬要求,如主体上,“积极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等经营主体”,金额上,“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 万元及以下的占比原则上不得低于50%”。
2.19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发改委《2025 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围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包括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等,且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于2025 年底前落地见效,可继续关注,围绕行动方案“1+N”稳外资系列组合拳。
2.13 央行发布2024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定调基本延续去年底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的表述,但也有不少新变化、新提法,尤其是:对外部环境担忧加剧,重提“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稳汇率诉求上升,稳地产有新要求等。
其他可关注:2.16 发改委等发布《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
二、地方政策:近期各地聚焦加力稳经济,以及围绕完善法治落实稳民营经济系列举措。
除广东、上海等地继续推出稳经济举措,各地重心落在落实稳民营经济系列举措。自2.17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杭州、贵州、江苏多地均部署抓落实,多聚焦完善法治,如江苏将“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由预备转为正式项目”,杭州“深入研究谋划创新活力之城的法治体系,真正立出一部管用有用之法”,陕西“深入调研制定好省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继续松地产、重庆全面取消限售;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各地继续松地产,重点关注重庆全面取消限售。近期各地继续发力松地产,仍聚焦公积金贷款、购房补贴等,包括天津继续优化和加大住房公积金购房支持,郑州调整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细则(扩围+明确补贴标准)、重庆全面取消限售。
2、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10 工信部等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 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 家,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提出6 大专项行动,包括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体系完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行动。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