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2月第3周):1月信贷表现提振风险偏好
核心观点:
1) 权益:上周市场放量上涨。市场方面,国家主席习近平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规格较高,提振市场情绪,推高市场波动率,抬升题材小票情绪。基本面方面,1 月信贷表现相对较好提振风险偏好,企业中长期贷款结束了10 个月的同比负增,边际弹性较为明显。70 城房价数据显示,1 月份,70 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较上月有所增加,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线城市新房价格自2023 年6 月以来首次环比上涨。海外方面,关税预期缓和,对等关税具体落地时间靠后,叠加俄乌冲突缓和预期抬升,美元边际降温,人民币汇率边际上行,短期海外影响弱化。
2) 固收:上周债市收益率上行。一是央行流动性管理仍彰显审慎态度,机构对资金面预期亦渐趋谨慎,短端继续面临负carry,压制债市表现。二是年初信贷平稳、股市上涨、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三是债市微观结构脆弱,债基赎回压力增加。短期来看,央行强调相机抉择、延迟降准,资金趋势性转松可能需要到两会前后降准落地,降息预期收缩,长端利率或切换预期锚点,叠加信贷企稳,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债市可能暂无趋势性机会。但从风险角度,目前经济有企稳信号,但难言趋势性反弹且物价仍延续承压,财政力度和速度中等,货币政策定调延续宽松,长期关税压力依旧存在,风险整体可控。
3) 海外:美股下跌、美债利率下行、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升值。
近期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节奏放缓,对赤字率控制和通胀关注度抬升,关税预期缓和,对等关税具体落地时间靠后,叠加俄乌冲突缓和预期抬升,美元指数、美债利率边际降温。美联储1 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特朗普的初步政策建议引发了美联储对通胀上升的担忧,美联储希望在决定再次降息之前看到“通胀方面的进一步进展”。纪要信号基本上与1 月会议较为一致,不急于降息,等待通胀就业等数据驱动。美联储边际上的表态也反映了关税、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的影响下,通胀和降息的不确定性较强,当前美联储机制已经从主动预防性降息转为对经济数据的被动响应。
4) 风险提示:基本面恢复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美联储超预期鹰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