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期货:市场对天气变化敏感度提升 豆粕大幅下挫
研报正文
【豆粕】
一、行情综述
DCE 豆粕主力2509合约下跌,最终收盘价较上个交易日下降2.26%,收于3025吨,较上一个交易日下降70/吨,沿海主流区域油厂报价下跌40-100元/吨,天津2920元/吨,较昨日下降100元/吨,江苏2850元/吨,较昨日下降60元/吨,广东2840元/吨,较昨日下降60元/吨。DCE生猪主力2509合约下降225元/吨,最终收盘价14360/吨,较上一个交易日下降1.54%。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08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12元/公斤,最低价贵州13.26元/公斤,最高价广东15.55元/公斤。隔夜CBOT美豆,主力合约下降0.34% 收1023分/蒲式耳。
二、 主产区天气
美国中西部本周降雨系统活跃,气温将上升。【西部】本周一前局部有分散性阵雨。上周五气温接近至低于正常水平。上周六至本周一北部气温接近正常水平,南部气温高于正常水平。【东部】本周一前局部有分散性阵雨。上周五气温接近至低于正常水平。上周六至本周一天气温接近至高于正常水平。6-10日展望:本周二至周六局部有分散性阵雨。本周二至周五气温高于正常水平。本周六至周日气温接近至高于正常水平。作物影响:中西部大多数地区土壤墒情良好,玉米和大豆正进入授粉期。不过仍有部分地区需要降雨,其中印第安纳州北部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降雨系统活跃,本周将持续带来降雨和雷暴,部分地区将有强降雨和极端天气。上周末气温将较为适宜,但本周气温将有所上升,可能带来高温天气,对那些降雨量较少的地区造成压力。除此之外,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良好天气将持续到七月底。
三、宏观、行业要闻
1、美国农业部(USDA)将在北京时间周四20:30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报告出炉前的一项针对行业分析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7月17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料净增 350000-850000 吨。其中 2024/25 年度料净增100000-350000吨,2025/26年度料净增 250000-500000 吨。
2、7月24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为4547元,较上日跌25元,刷新一周新低。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价为3881元,较上日跌21元,触及一周低点。阿根廷大豆进口成本价为3687 元,较上日跌15元。
3、7月23日国内主流油厂粕成交回暖,成交量为130500吨,较上日增加32500吨。现货成交量为46500吨,较上日减少37500吨。基差成交量为84000吨,较上日增加70000 吨。成交均价为2989.42元吨,较上日上涨23.21元/吨,连续第五日攀升,刷新1个月高点。
4、据外媒报道,南美作物专家迈克尔·科尔多涅博士发布报告,维持2025年美国大豆单产预测不变,仍为每英亩52.5蒲。作为参考,美国农业部在7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2025/26 年度美国大豆单产为52.5蒲/英亩,和上月预测持平,高于上年的50.7蒲/英亩。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2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43.35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43.40亿蒲,也低于上年的43.66 亿蒲。
5、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基于船运计划数据预测,7月20日至7月26日期间,巴西大豆出口量为281.07万吨,上周为308.76万吨;豆粕出口量为53.17万吨,上周为56.62万吨;玉米出口量为152.12万吨,上周为62.77万吨。
6、外媒报道,一项大宗商品研究报告显示,2025/26年度欧盟27国+英国油菜籽产量预计维持在2030万吨。过去两周,中欧地区气温偏低,西欧地区气温偏高。
7、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第3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4.96 元/公斤,较前期下降0.53%。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50,环比下跌0.54%。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48.96元。
8、阿根廷农牧渔业国秘处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当周,阿根廷农户销售39.8 万吨24/25年度大豆,使累计销量达到2664.31万吨。当周,本土油厂采购32.02万吨,出口行业采购7.78万吨。
9、国家统计局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 2025 年 7月中旬与7月上旬相比,28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2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跌4.6%。
10、农业农村部23日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农业农村部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表示,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四、数据图表
五、分析及策略数据来源:Mysteel、金石期货研究所豆粕总结:美豆期货收盘下跌,尽管盘中一度因市场预期贸易关系转好可能提振美国大豆出口而上涨。近期美国与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并下调部分商品关税,加之即将在瑞典举行的中美商谈,均显示出贸易关系改善的积极信号,为大豆需求提供了支撑。然而,中国计划削减生猪产量并推广饲料中豆粕替代品的消息对市场构成压力,导致期价最终收低。同时,美国大豆正处于关键的开花结荚期,高温天气导致作物优良率下滑2%至68%,虽然预报显示降雨有望缓解旱情,但市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明显提升。短期内,美豆期价预计将在 1020-1040 美分区间内震荡运行。
国内连粕M09合约自高位大幅回落,日内下跌80元/吨。此番下跌除技术性回调因素外,主要受需求预期下滑拖累,短期需关注2970元/吨一线支撑。中国农业农村部召开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了多项措施,包括合理淘汰和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并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以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需求端的悲观预期叠加当前豆粕库存高企,严重打压了市场情绪,导致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挫。不过,考虑到后续进口大豆成本可能抬升,豆粕现货一口价的跌幅小于期货盘面,使得现货基差呈现被动修复态势。预计短期内豆粕现货价格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有限,价格重心仍有望逐步上移。
生猪总结:供应端,根据Mysteel样本出栏数据显示,月中旬养殖端出栏书奏逐渐恢复,而且南方高温多雨天气使得大猪出栏比重节奏加快,供应增加。需求端,高温抑制人们采购猪肉意愿,且学校放假,终端走货速度缓慢,屠宰厂开机率持续回落,不过高于去年同期。总体来说,短期供应增加,加之需求疲弱,抑制价格波动,不过随着价格走弱可能会再度激发养殖端挺价情绪以及吸引二育入场,叠加月底出栏节奏或再度放缓,下方空间有限,整体以震荡走势看待。短期价格跟随出栏和二育出入场节奏而变化。
豆粕 生猪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