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贸易数据解读:年底出口增速冲高 进口恢复正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75 2025-01-14 17:52:01 评论:0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4 年12 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0.7%,11 月同比增长6.7%;12 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0%,11 月同比下降3.9%。

      一、12 月出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回升4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动能明显高于季节性,一方面源于当前外需韧性较强,另一方面或与“抢出口”效应直接相关。

      以人民币计价,12 月出口、进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0.9%和1.3%,与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差主要源于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略有贬值。这也是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在连续五个月高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速后,首次低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速。

      以美元计价,12 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10.7%,较上月大幅回升4 个百分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在上年同期增速基数抬高的背景下,12 月出口增速大幅回升,环比增长动能明显高于季节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期外需保持一定韧性。可以看到,11 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 指数回升至50%,摆脱了此前连续4 个月的收缩状态,年底前外需有所回暖。另外,同为亚洲主要出口国家,韩国和越南12 月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二是“抢出口”效应进一步发酵。伴随美国新政府就职日期临近,2025 年我国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正在促使一些企业提前出口。数据显示,12 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高达15.6%,较上月大幅加快7.6 个百分点;12 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8.9%,增速较上月加快4 个百分点。以上均是“抢出口”效应的集中体现(我国对东盟出口中的部分产品最终会销往美国,而2025 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声称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征关税)。与此同时,12 月我国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变化相对较小——当月对欧盟出口增速为8.8%,较上月小幅加快1.6 个百分点;当月对日本出口同比下降4.2%,增速较上月下滑10.5 个百分点;当月对印度出口同比持平,增速较上月下降2.1 个百分点。

      回顾全年,2024 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但我国出口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由2023 年的-4.7%,大幅升至5.9%,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2024 年外需回暖,全球贸易增速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23 年的低迷之后,2024 年全球贸易增速由上年的0.8%升至3.1%。我国是全球头号货物贸易大国,全球贸易提速必然带动我国外贸走高。

      二是2024 年全球电子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对我国外贸拉动效应明显。可以看到,2024 年我国集成电路(主要包括芯片)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大幅增长11.6%和17.4%。

      三是外贸新动能和新业态出口保持高增。受新能源汽车出口高增长拉动,2024 年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2.7%和15.7%;全年跨境电商出口延续两位数高增。

      四是稳外贸政策效果明显。2024 年我国着力稳定和改善外贸企业面临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其中包括加快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自贸谈判或升级谈判步伐,而且将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条款纳入到部分新签和正在升级的双边自贸协定中。另外,2024 年以来,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减负降费等方面,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最后,2024 年我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升级,也为外贸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短期来看,春节假期会导致1 月和2 月进出口数据波动很大,2025 年前两个月的贸易数据会在3 月合并发布。总体上看,在“抢出口”效应及外需韧性支撑下,年初两个月合计出口增速会继续保持正增长,但受去年同期基数抬高影响,增速有可能放缓至1.0%左右。

      展望2025 年全年,我国外贸环境变数加大,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小覤。但我们预计,今年我国出口仍有可能保持小幅正增长,整体出口增速将达到1.0%左右。

      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 年10 月的最新预测,2025 年国际贸易增速将从上年的3.1%加快到3.4%,这意味着外需回暖势头仍在。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作为全球头号贸易大国,尚未出现过全球贸易增长加快而我国外贸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其次,尽管2025 年中美经贸关系变数加大,但当前我国外贸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已经显著下降,而且2025 年美国加征关税本身的节奏、幅度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外贸以民营企业为主,经营灵活性和韧性突出,这在2018-19 年中美“贸易战”中有突出表现。由此,不必过度高估中美经贸关系生变可能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已取得持续进展的背景下。

      第三,2025 年全球电子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阶段,以新能源汽车和跨境电商为代表,我国外贸新动能、新业态还会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这些都将继续对我国外贸形成较强拉动作用。

      最后,2025 年我国会进一步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在财政、金融、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强化对外贸企业支持的同时,自主开放、单边开放会有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将进一步提质增效,而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兴贸易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12 月进口额同比实现回正,这与年底前稳增长发力,出口高增带动相关进口需求,以及价格因素拖累效应减弱等因素有关,但1.0%的同比增速仍处明显偏低水平,主要原因仍是当前内需整体不足。这也在2024 年全年进口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展望后续,受基数走高、需求偏弱影响,2025 年1-2 月进口增速有可能再度小幅转负。

      以美元计价,12 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月加快4.9 个百分点。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12 月重要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的表态更为积极,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加之前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显效,以及各地为完成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在年底前发力稳增长,年底进口需求有所改善。同时,近期出口偏强,12 月出口额同比增速回升至两位数,也会对出口加工环节进口需求产生有力拉动。

      另外,受基数走低影响,12 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比有所改善——当月RJ-CRB 商品价格指数月均值同比增长9.7%,增速较上月加快6.9 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价格因素对12 月进口额同比表现或也产生一定积极拉动。不过,12 月进口增速依然处于偏低水平,主要原因仍是当前国内需求整体不足。

      从主要商品进口量价走势来看,(1)12 月原油进口价格同比跌幅较上月收敛4.2 个百分点至-12.4%,但当月进口量同比从上月的增长14.3%大幅放缓至下降1.1%,拖累进口额同比降幅扩大8.7 个百分点至-13.3%;(2)12 月铁矿石进口价格同比跌幅仍有所扩大,但受进口量同比高增11.5%(前值为下降0.9%)带动,进口额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8.0 个百分点至-11.6%;(3)12 月大豆进口价格同比降幅走阔,进口量虽环比增加,但受高基数影响,同比降幅扩大至-19.1%,拖累进口额同比降幅较上月走阔11.6 个百分点至-34.1%;(4)12 月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小幅提速至13.0%,加之进口价格比有所回升、同比跌幅收窄,共同拉动进口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5.9 个百分点至9.6%。

      全年来看,2024 年进口额累计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年加快6.6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我国“大进大出”贸易模式下,2024 年出口高增带动相关进口需求改善;二是2023 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大幅下跌,对当年进口额同比增速造成较大拖累,2024 年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拖累效应明显缓和。不过,与同期5.9%的出口累计增速相比,2024 年1.1%的进口增速明显偏低,背后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影响,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偏弱。

      展望2025 年初,在上年基数抬高、进口需求仍显不足等因素影响下,1-2 月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仍将偏弱,不排除小幅负增长的可能。全年来看,2025 出口增速下降会对进口形成一定拖累。不过,2025年国内逆周期调节力度会显著增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进口需求。综合来看,我们判断2025 年进口增速将在-1.0%左右。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冯琳 日期:2025-01-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