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稳定币的思考之一:美国、香港稳定币规定持续推进 对我国银行影响或偏正面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10 11:13:07
评论:0
核心要点:
稳定币近期引发市场极大关注
近期稳定币引发市场极大关注,主要原因有:首先,据雪球网站信息,Circle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全球首家稳定币发行商IPO 案例,直接向全球披露了稳定币企业的盈利模式。其次,美国和香港近期相继公开了稳定币相关法规的进展情况,中美竞争预期将覆盖到稳定币等数字货币领域。再次,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 年6 月26 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再次确认将香港打造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的目标,相较于2022 年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此次2.0 版本不再满足于搭建制度“框架”,而是进入到“应用跃升”阶段。
美国《GENIUS 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条例》加快落地步伐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25 年6 月18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 法案》),该法案是美国首个联邦层面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标志着稳定币正式纳入美国国家金融监管体系。该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锚定美元资产并纳入美联储监管框架。
据中国新闻网披露,2025 年5 月21 日,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香港特区政府6 月6 日于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生效日期)公告》,《稳定币条例》于5 月30 日正式生效,并指定2025 年8 月1 日为《稳定币条例》开始实施日期。
我们认为,香港与美国在5、6 月份加速推进数字货币相关规定,本质是中美等主权国家在数字金融时代争夺货币定价权与支付基础设施控制权的较量。而香港《稳定币条例》以“刚性储备+刑事追责+跨境管辖”构建了全球最严格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未来香港能够以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为支点,争夺亚洲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主导权,推动香港从“加密枢纽”升级为“合规稳定币发行中心。此外,香港稳定币与美国《GENIUS 法案》要求稳定币100%锚定美元资产不同,香港允许多币种储备,或能够吸引更多非美元资产发行方介入。
预期稳定币将从跨境支付入手,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
随着稳定币使用规模的不断上升,且美国为有效处理其大量发行国债问题,将稳定币与美债相结合,而中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在香港试行稳定币,未来大概率会推进人民币相关的稳定币,这些都极大地打开了稳定币未来发展空间。所以,稳定币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也逐渐步入投资者思考范畴。
首先,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成本和速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银行,随着稳定币的发展,这将冲击传统银行在跨境支付方面的业务。
其次,若银行自身发行稳定币,将促进传统存款向稳定币转移,一方面降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扩大净息差;另一方面,由于稳定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还有助于银行减少合规成本支出。
再次,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银行依然是金融稳定的核心,未来发展稳定币,也大概率会在银行的范畴内进行,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银行体系的“进化”,最终提升整体银行板块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初步分析了稳定币在美国和香港相关法规的推进状况,未来稳定币大概率会成为中美在金融领域的竞争焦点之一。而就目前稳定币相关法规和运行特征来看,短期稳定币将集中在跨境支付方面,但随着稳定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散,其必将对传统金融形成较大影响,我们初步判断其对我国银行的影响更偏正面。
短维度来看,7 月份我国依然处于中美关税90 天缓冲期内,我国出口有望保持相对韧性,我们预期7 月A 股市场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建议重点关注:科技相关领域的突破机会(半导体、元件、游戏等);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银行、保险);以及消费领域有基本面支撑的板块。
风险提示
国际方面: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洗钱重要工具之一,稳定币如何有效避免成为洗钱工具,需要相关法规进一步严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口政策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
国内方面:美国稳定币运行已相对成熟,香港稳定币能否突破阻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对我国净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我国房地产价格若进一步下行,将影响国内推动消费的努力;地方债务化解依然需要时间,存在不及预期可能。 机构: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仇华 日期:2025-07-10
稳定币近期引发市场极大关注
近期稳定币引发市场极大关注,主要原因有:首先,据雪球网站信息,Circle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全球首家稳定币发行商IPO 案例,直接向全球披露了稳定币企业的盈利模式。其次,美国和香港近期相继公开了稳定币相关法规的进展情况,中美竞争预期将覆盖到稳定币等数字货币领域。再次,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 年6 月26 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再次确认将香港打造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的目标,相较于2022 年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此次2.0 版本不再满足于搭建制度“框架”,而是进入到“应用跃升”阶段。
美国《GENIUS 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条例》加快落地步伐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25 年6 月18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 法案》),该法案是美国首个联邦层面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标志着稳定币正式纳入美国国家金融监管体系。该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锚定美元资产并纳入美联储监管框架。
据中国新闻网披露,2025 年5 月21 日,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香港特区政府6 月6 日于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生效日期)公告》,《稳定币条例》于5 月30 日正式生效,并指定2025 年8 月1 日为《稳定币条例》开始实施日期。
我们认为,香港与美国在5、6 月份加速推进数字货币相关规定,本质是中美等主权国家在数字金融时代争夺货币定价权与支付基础设施控制权的较量。而香港《稳定币条例》以“刚性储备+刑事追责+跨境管辖”构建了全球最严格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未来香港能够以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为支点,争夺亚洲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主导权,推动香港从“加密枢纽”升级为“合规稳定币发行中心。此外,香港稳定币与美国《GENIUS 法案》要求稳定币100%锚定美元资产不同,香港允许多币种储备,或能够吸引更多非美元资产发行方介入。
预期稳定币将从跨境支付入手,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
随着稳定币使用规模的不断上升,且美国为有效处理其大量发行国债问题,将稳定币与美债相结合,而中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在香港试行稳定币,未来大概率会推进人民币相关的稳定币,这些都极大地打开了稳定币未来发展空间。所以,稳定币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也逐渐步入投资者思考范畴。
首先,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成本和速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银行,随着稳定币的发展,这将冲击传统银行在跨境支付方面的业务。
其次,若银行自身发行稳定币,将促进传统存款向稳定币转移,一方面降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扩大净息差;另一方面,由于稳定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还有助于银行减少合规成本支出。
再次,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银行依然是金融稳定的核心,未来发展稳定币,也大概率会在银行的范畴内进行,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银行体系的“进化”,最终提升整体银行板块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初步分析了稳定币在美国和香港相关法规的推进状况,未来稳定币大概率会成为中美在金融领域的竞争焦点之一。而就目前稳定币相关法规和运行特征来看,短期稳定币将集中在跨境支付方面,但随着稳定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散,其必将对传统金融形成较大影响,我们初步判断其对我国银行的影响更偏正面。
短维度来看,7 月份我国依然处于中美关税90 天缓冲期内,我国出口有望保持相对韧性,我们预期7 月A 股市场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建议重点关注:科技相关领域的突破机会(半导体、元件、游戏等);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银行、保险);以及消费领域有基本面支撑的板块。
风险提示
国际方面: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洗钱重要工具之一,稳定币如何有效避免成为洗钱工具,需要相关法规进一步严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口政策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
国内方面:美国稳定币运行已相对成熟,香港稳定币能否突破阻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对我国净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我国房地产价格若进一步下行,将影响国内推动消费的努力;地方债务化解依然需要时间,存在不及预期可能。 机构: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仇华 日期:2025-07-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