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特朗普关税谈判延期 新一轮关税威胁再起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14 10:32:30 评论:0
  核心观点:

      事件:7 月7 日,特朗普延长原本于7 月9 日到期的对等关税暂停命令;陆续通过“关税信函”方式通知8 月1 日起对日、韩等21 个国家征收20%到40%不等的关税。7 月7 日,特朗普向14 国发送第一批“关税信函”;7 月9 日,特朗普又发出了7 封关税信函。目前已经发出的21 封关税信函主要针对亚洲和非洲国家,包括日本(25%),韩国(25%),老挝(40%),缅甸(40%),柬埔寨(36%),泰国(36%)、孟加拉国(35%),印尼(32%)等。对比4 月2 日对等关税名单,仍有36 个国家未收到信函,预计8 月1 日前其他国家将陆续收到特朗普新拟定的关税。

      信函威胁的关税税率与4 月2 日对等关税差距不大,取决于谈判进展。对比4 月2 日对等关税税率,此次关税与4 月版本关税变化不大。柬埔寨、斯里兰卡收到了比4 月2 日更低的关税(下调13%和14%),而其他国家关税调整的幅度均在±10%以内。重新拟定的关税税率或取决于美国对关税谈判进展的认可程度。此前与美国贸易谈判已经取得进展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越南、印度、中国台湾,此次未收到信函。印度:6 月23 日印度官员赴美谈判,承诺调降对美国部分商品的关税,目前美方称与印度的贸易协议接近达成。中国台湾:于6 月末完成了第二轮关税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未公布具体税率和条款。越南:7 月2 日越南与美国达成了20%关税和40%转口关税的贸易协议。柬埔寨:5-7 月持续与美国积极谈判,因此此次收到的关税较4 月2 日版本大幅下调(之前为49%)。

      美国贸易谈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别国对美关税,扩大商品出口。从目前已经达成和正在推进的贸易协议来看,美国在本轮贸易谈判中的主要诉求是降低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设置的出口壁垒,尤其是在农牧产品、能源、汽车、军用设备等方面。例如,英国承诺增加对于美国牛肉的进口,将牛肉进口限额由1000 吨增加至13000 吨,美国相应削减英国汽车的关税税率至10-25%。与日本的贸易谈判中,美国主要希望日本放开大米的进口限制,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条款严格,进口大米伤害本土农民利益,日本未同意美方要求。另一方面,特朗普对美日汽车贸易逆差不满,对日本出口汽车加征关税,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今年7 月大选前预计将持续坚守日本汽车和农业阵地,美日谈判也就此搁置。对美国来说,谈判是否真正取得进展,在于对方国家是否承诺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增加美国商品进口。

      但美国诉求与其他诉求冲突是当前谈判进展最大的障碍。

      逐个谈判所需时间较长,特朗普再次动用单边威胁加速谈判过程。4 月2  日“对等关税”公布至今,美国仅与英国(5 月15 日)、中国(5 月12日、6 月26 日)、越南(7 月2 日)三国达成了初步的贸易协议,其他重点贸易对手,如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台湾等虽然与美国政府进行了谈判,但尚未实现协议落地。主要原因是,各国在国内政策和贸易谈判诉求方面差异较大,涉及大量信息,需要逐一制定谈判策略,而美国政府实际很难在8 月前与每个国家、针对每项条款完成谈判。此外,4 月2 日关税名单上的部分国家从未与美国取得联系或展开谈判,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再次使出单方面发函的“旧把戏”,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加速贸易谈判。

      除“关税信函”外,232 调查加速、铜、药品关税威胁引发市场关注。7月8 日,特朗普称8 月1 日将落地50%的铜关税,并威胁加征200%的药品关税(缓期12-18 个月执行)。按关税工具划分,IEEPA 关税(对等关税和芬太尼关税)更多承担着谈判筹码的作用,长期可持续性及法律效力仍然存疑。而针对特定商品的232 调查则采用一系列立法程序,调查结果一经国会认可,则能够长期有效。因此,232 关税替代IEEPA 关税或为特朗普关税走向合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落地的232 关税包括50%的钢铝关税(英国25%),25%的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英国10%)。威胁将加征关税的商品包括铜(50%)、药品(200%)、电影(100%)、半导体(25%)、矿物、飞机、卡车和零部件等等,其中大部分调查将在11 月-26 年1 月截止。从目前表态来看,232 调查过程很可能在特朗普的催促下加速完成,最早在7-8 月看到结果,对市场影响或不低于新一轮“对等关税”,需要持续关注。

      市场对关税风波再起反应相对平淡。7 月7 日关税信函放出后当天,美股下跌不到1%,美债利率小幅上行2bps,美元指数上行0.3%。后续7 月9 日再次发出信函后,美股盘中下跌,但最终收涨。尽管当前市场失望于关税谈判进展不及预期,但对关税谈判拖延也并不意外。针对新一轮关税威胁,我们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国家收到“威胁信”,特定商品调查或加速完成,但8 月1 日关税是否真正生效仍有不确定性。我们强调,自4-6 月美国关税政策缓和以来,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交易回归基本面,对关税政策等风险事件的敏感程度显著下降。因此,下阶段,仍优先关注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和企业的影响,如下周美国6 月CPI 数据公布等关键时间节点。此外,建议持续关注美国财政政策和美联储降息等宏观环境变化情况。

      风险提示: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 机构: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见一/沈夏宜 日期:2025-07-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