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政策学习:落实战略 提振信心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8 14:11:03 评论:0

  事件

      5 月7 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议背景

      本次发布会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节点召开,旨在通过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市场、稳预期”,巩固经济复苏态势。三大部门协同发力,政策涵盖货币政策调整、房地产金融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外贸护航等多个重要事项。当前中美高层的会晤即将展开,受关税加征影响,4 月制造业PMI 超季节性走弱。

      本次发布会既是金融监管部门积极落实4 月25 日政治局会议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也是以内为主,推动经济进一步稳中向好,有利于应对下一阶段的大国博弈。

      多策并举发力 稳经济稳信心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一举推出三大类共十项措施:

      数量型政策方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并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价格型政策方面,下调政策利率0.1 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 个百分点;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 个百分点。

      结构型政策方面,增加3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 亿元;将5000 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 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 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出8 项增量政策,聚焦“稳楼市、活股市、护外贸”:

      一是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二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并推动长周期的考核机制,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三是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并对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证监会主席表示,全力巩固市场维稳向好的势头,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攻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对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完善信息披露豁免规则;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并表示,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这为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A 股市场估值水平实际上被业界认为仍处于相对低位, 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

      5 月6 日财政部部长表示,今年一季度GDP 同比增长5.4%,实现良好开局。中方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信心实现2025年的5%左右增长目标。财政政策的积极发力,不仅可望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同样也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聚焦科技创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监管部门均高度关注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增的具体政策,积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央行提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推动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支持银行有序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鼓励探索长周期的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的潜力,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更多以共保体方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险保障。

      证监会提出,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择机会发布;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是大国博弈的制高点。4 月25 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不仅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配置,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渠道、产品选择和相应回报。在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资本支持技术孵化,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耦合,形成“场景-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不仅增强了国内经济韧性,也为参与全球科技博弈提供了系统性支撑,在重塑国际竞争秩序中占据主动权。

      投资建议

      本次新闻发布会参会人员级别高,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均由一把手参与,超出此前市场的预期;会议积极部署落实4 月25 日的政治局会议部署,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效率;落地政策密度高,不仅落实了此前多次提及的择机  降准降息,同时还对稳增长、稳经济、稳信心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针对性的做出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安排。

      此次新闻发布会释放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信号,体现了我国在复杂经济形势下,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的监管政策和积极的资本市场改革举措,来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压力,增强市场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政策的精准性和创新性也展现了我国金融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新闻发布会后,资本市场表现出略低于2024 年9 月底重要会议后的市场表现,我们分析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前期市场反弹,部分体现了对政策的乐观预期;二是中美虽然开始会谈,但过程或将曲折反复,避险观望情绪犹存;三是需要经济数据进一步的验证。

      我们认为调整不会改变稳中向好的大趋势,反而为中长线资金配置入场提供良好的机会。

      风险提示

      1、政策推进低于预期;

      2、大国博弈升级。

机构: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彭竑/钟哲元 日期:2025-05-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