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6周年:共铸新质成长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3 15:01:57
评论:0
科创板6 周年:政策聚力科创成长资产。自2019 年开市以来,科创板发挥“试验田”作用、坚守“硬科技”定位。近年来政策持续加码:2024年6 月发布“科八条”大力支持并购重组;2025 年6 月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并拓宽第五套上市标准;2024 年8 月起科创200 和科创综指陆续发布,扩充指数体系。
科创板运行成果:“发行、投资、资产”三端结构优化。
(1)发行端:IPO“新质”成色优化,“并购潮”启动。第一,“硬科技”行业结构显著,截至7 月13 日,占科创板全部战略新兴产业市值比重上,电子核心产业(44.07%)、生物产业(15.92%)、智能制造装备产业(9.15%)为市值前三大行业。第二,科创板IPO 累计募资9271.56 亿元,占同区间A 股44.94%,IPO 贡献度显著,且细分领域向智能制造装备等“新质”领域拓展。第三,并购重组政策效应显著,“科八条”发布以来累计完成并购交易170 单,总金额超620 亿元。
(2)投资端:“机构化”稳步提升,“指数体系”不断完备。第一,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稳步上台阶,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25 年Q1 末,公募基金重仓科创板、科创50 市值占比分别达15.18%、7.37%,同比增长5.30、2.13 个百分点。第二,科创板指数投资体系不断丰富,ETF 规模持续增长。科创板主题ETF 总规模目前已达2848.03亿元,其中科创50ETF 为核心支柱,规模占比达59.24%。
(3)前沿产业高景气,研发强度延续高位。第一,科创板景气度分化,2024 年营业收入增速上,电子核心产业(+17.39%)、人工智能产业(+28.44%)和生物医药产业(+32.36%)营收企稳回升。第二,受益独立产业周期启动,生物医药产业盈利预期显著高增。第三,科创板延续高研发强度。科创板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稳定在11%左右,凸显“硬科技”企业创新驱动特征。
科创板权重行业展望:半导体与创新药资产重估。
(1)半导体产业:AI 驱动新一轮产业升级周期。一方面,AI 从云端向终端加速渗透,且与HPC 带来需求共振推升半导体销售周期;另一方面,DDR4 涨价背后加速存储技术迭代进程,催生新一轮服务器升级周期。
(2)创新药产业:BD 出海迎历史性机遇。中国药企的License-out 交易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使得全球通胀上行压力超预期;美国经济韧性使得全球流动性缓和低于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及市场风险偏好下挫等。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晨明/倪赓 日期:2025-07-23
科创板运行成果:“发行、投资、资产”三端结构优化。
(1)发行端:IPO“新质”成色优化,“并购潮”启动。第一,“硬科技”行业结构显著,截至7 月13 日,占科创板全部战略新兴产业市值比重上,电子核心产业(44.07%)、生物产业(15.92%)、智能制造装备产业(9.15%)为市值前三大行业。第二,科创板IPO 累计募资9271.56 亿元,占同区间A 股44.94%,IPO 贡献度显著,且细分领域向智能制造装备等“新质”领域拓展。第三,并购重组政策效应显著,“科八条”发布以来累计完成并购交易170 单,总金额超620 亿元。
(2)投资端:“机构化”稳步提升,“指数体系”不断完备。第一,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稳步上台阶,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25 年Q1 末,公募基金重仓科创板、科创50 市值占比分别达15.18%、7.37%,同比增长5.30、2.13 个百分点。第二,科创板指数投资体系不断丰富,ETF 规模持续增长。科创板主题ETF 总规模目前已达2848.03亿元,其中科创50ETF 为核心支柱,规模占比达59.24%。
(3)前沿产业高景气,研发强度延续高位。第一,科创板景气度分化,2024 年营业收入增速上,电子核心产业(+17.39%)、人工智能产业(+28.44%)和生物医药产业(+32.36%)营收企稳回升。第二,受益独立产业周期启动,生物医药产业盈利预期显著高增。第三,科创板延续高研发强度。科创板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稳定在11%左右,凸显“硬科技”企业创新驱动特征。
科创板权重行业展望:半导体与创新药资产重估。
(1)半导体产业:AI 驱动新一轮产业升级周期。一方面,AI 从云端向终端加速渗透,且与HPC 带来需求共振推升半导体销售周期;另一方面,DDR4 涨价背后加速存储技术迭代进程,催生新一轮服务器升级周期。
(2)创新药产业:BD 出海迎历史性机遇。中国药企的License-out 交易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使得全球通胀上行压力超预期;美国经济韧性使得全球流动性缓和低于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及市场风险偏好下挫等。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晨明/倪赓 日期:2025-07-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