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思考:一条主线、两个交易因素、罕见的政策推动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9-02 10:17:25
评论:0
核心观点:当前宏观背景与2018 年11 月初-2019 年6 月(中美元首通电话到G20 大阪第二次会晤前)有多重相似之处,包括经济尚未验证(国内PMI 低位震荡),人民币资产上涨(A 股反弹),中美关系缓和预期升温,2018-19 年时,人民币即期汇率由高点6.97 降至低点6.7 左右,本轮自4 月9 日高点7.35起算,降至目前7.13,回落幅度已经接近。本轮与2018-19 年时不同之处有二:
一是本轮存在积压待结汇,若其持续发酵加速释放,可能放大汇率波动。对此,汇率7.0 或是重要关口,接近该关口,可能面临加速结汇。二是政策方面,本轮罕见的在人民币偏升值波动时仍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
一、一条主线、两个交易因素、罕见的政策推动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偏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8 月22 日7.1321 升值至8 月29 日7.1030,单周接连升破7.12、7.11 关口,即期汇率也随之由7.1805升值至7.1330,引发我们对于人民币趋势变化的思考。
(一)一条主线:人民币趋势变化以基本面数据为先导从汇率基本分析范式出发,人民币汇率趋势变化需要经济基本面数据的配合,核心指标是出口和PMI。回顾历史数据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升值开启之前,往往我们会先观察到结售汇差额改善,逆差收窄逐渐转为顺差,其背后则是PMI 趋势上行,带动净结汇率持续震荡上行。
目前来看,净结汇率有边际改善,但国内制造业PMI 仍在低位震荡,或需等待进一步的趋势好转信号确认。
(二)两个不确定因素:可能放大汇率波动
具体到本轮人民币汇率趋势变化,需要重视两大交易因素的影响,可能加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1、积压待结汇盘的潜在释放
从企业出口到结汇中间经历的步骤是“货物顺差(出口>进口形成顺差)→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银行代企业向境外收取外汇款项)→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将收到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即结汇)”,因而可以从两个视角简单估算积压待结汇盘:一是利用货物顺差与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之间的缺口,估算截至7 月积压待结汇约为8926 亿美元;二是利用货物贸易项下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的缺口,估算截至7 月积压待结汇约为7433亿美元。
我们估算这些积压待结汇盘加权平均汇率成本约为7.02(用贸易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7.17(用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从区间分布来看,汇率成本位于6.9~7.2 之间(中值7.05)的积压待结汇盘约为2670亿美元(用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3176 亿美元(用贸易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因而,即期汇率7.0 或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关口,接近该关口,可能面临加速结汇,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且仅从预期层面,汇率关键整数位也值得关注,可能带来市场预期的非线性变化。
2、中美接触带来的情绪变化
本轮人民币走强背后,有中美接触边际向好的预期情绪助推。复盘2018-2019年经验来看,中美谈判接触期间,人民币走势也往往偏强。特别是,当前宏观背景与2018 年11 月初-2019 年6 月(中美元首通电话到G20 大阪第二次会晤前)有多重相似之处,包括:1)市场情绪方面,均处于中美互相释放友好信息环境中,市场交易元首会晤。2)经济基本面方面,国内制造业PMI 均位于荣枯线以下偏低位震荡。3)人民币风险资产方面A 股均有所反弹。
因而,本轮行情或可以2018 年11 月初-2019 年6 月为参照。彼时,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高点6.97 降至最低6.7 左右,下行约0.27;而本轮人民币日内瓦经贸谈判以来,即期汇率由高点7.26 降至8 月29 日7.13,回落约0.13,静态对比2018-19 年时或还有一定升值空间;若从年内即期汇率最高点4 月9 日7.35 起算,即期汇率至今已经回落约0.22,幅度与2018-19 年时已相差无几。
(三)政策意图:罕见的在人民币升值波动期仍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
8 月25 日~29 日当周,逆周期因子影子较上周有所放大,或显示升值行情启动之初有政策调控的助推,随后周内呈边际收缩态势(图18),或反映市场在政策前期助推+中美接触背景下交易情绪有所升温。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自512 日内瓦经贸谈判之后,逆周期因子影子除了降低中间价波动以外,还罕见的在升值期仍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与2018年11 月~2019 年6 月时对比,彼时在中美互相释放友好信号、市场交易元首会晤期,人民币偏强波动的同时,逆周期因子影子基本退出,日均-35bp,并不显著(一般认为日均±100bp 以外才是显著)。而当下,本轮人民币升值行情中,逆周期因子影子大多时间保持显著,低于-100bp(意味着偏向人民币升值方向拉动)。5 月12 日以来至今的78 个交易日中,有62 个交易日逆周期因子影子突破±100bp 区间,其中有59 个交易日低于-100bp。
二、人民币汇率的全方位“体检”
(一)当下人民币汇率估值贵不贵?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单一汇率较中美息差拟合中枢有所偏贵,但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中国出口份额拟合中枢仍然略偏低0.9%,处于合理波动中枢区间,价格并未大幅偏离价值,甚至可以说人民币对于一篮子汇率定价不仅不贵,反而略便宜,从这个视角看,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或仍有一定升值空间。
(二)汇率“三面”评估,边际向好。详见正文(三)政策面:逆周期因子影子在贬值侧加大摩擦力,逆周期因子影子日均-400~-500bp 左右。
风险提示:政策调控变化超预期,中美谈判接触前景超预期,企业待结汇盘成 本 估算不准确,逆周期因子影子估算模型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夏雪 日期:2025-09-02
一是本轮存在积压待结汇,若其持续发酵加速释放,可能放大汇率波动。对此,汇率7.0 或是重要关口,接近该关口,可能面临加速结汇。二是政策方面,本轮罕见的在人民币偏升值波动时仍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
一、一条主线、两个交易因素、罕见的政策推动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偏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8 月22 日7.1321 升值至8 月29 日7.1030,单周接连升破7.12、7.11 关口,即期汇率也随之由7.1805升值至7.1330,引发我们对于人民币趋势变化的思考。
(一)一条主线:人民币趋势变化以基本面数据为先导从汇率基本分析范式出发,人民币汇率趋势变化需要经济基本面数据的配合,核心指标是出口和PMI。回顾历史数据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升值开启之前,往往我们会先观察到结售汇差额改善,逆差收窄逐渐转为顺差,其背后则是PMI 趋势上行,带动净结汇率持续震荡上行。
目前来看,净结汇率有边际改善,但国内制造业PMI 仍在低位震荡,或需等待进一步的趋势好转信号确认。
(二)两个不确定因素:可能放大汇率波动
具体到本轮人民币汇率趋势变化,需要重视两大交易因素的影响,可能加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1、积压待结汇盘的潜在释放
从企业出口到结汇中间经历的步骤是“货物顺差(出口>进口形成顺差)→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银行代企业向境外收取外汇款项)→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将收到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即结汇)”,因而可以从两个视角简单估算积压待结汇盘:一是利用货物顺差与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之间的缺口,估算截至7 月积压待结汇约为8926 亿美元;二是利用货物贸易项下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的缺口,估算截至7 月积压待结汇约为7433亿美元。
我们估算这些积压待结汇盘加权平均汇率成本约为7.02(用贸易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7.17(用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从区间分布来看,汇率成本位于6.9~7.2 之间(中值7.05)的积压待结汇盘约为2670亿美元(用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3176 亿美元(用贸易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因而,即期汇率7.0 或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关口,接近该关口,可能面临加速结汇,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且仅从预期层面,汇率关键整数位也值得关注,可能带来市场预期的非线性变化。
2、中美接触带来的情绪变化
本轮人民币走强背后,有中美接触边际向好的预期情绪助推。复盘2018-2019年经验来看,中美谈判接触期间,人民币走势也往往偏强。特别是,当前宏观背景与2018 年11 月初-2019 年6 月(中美元首通电话到G20 大阪第二次会晤前)有多重相似之处,包括:1)市场情绪方面,均处于中美互相释放友好信息环境中,市场交易元首会晤。2)经济基本面方面,国内制造业PMI 均位于荣枯线以下偏低位震荡。3)人民币风险资产方面A 股均有所反弹。
因而,本轮行情或可以2018 年11 月初-2019 年6 月为参照。彼时,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高点6.97 降至最低6.7 左右,下行约0.27;而本轮人民币日内瓦经贸谈判以来,即期汇率由高点7.26 降至8 月29 日7.13,回落约0.13,静态对比2018-19 年时或还有一定升值空间;若从年内即期汇率最高点4 月9 日7.35 起算,即期汇率至今已经回落约0.22,幅度与2018-19 年时已相差无几。
(三)政策意图:罕见的在人民币升值波动期仍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
8 月25 日~29 日当周,逆周期因子影子较上周有所放大,或显示升值行情启动之初有政策调控的助推,随后周内呈边际收缩态势(图18),或反映市场在政策前期助推+中美接触背景下交易情绪有所升温。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自512 日内瓦经贸谈判之后,逆周期因子影子除了降低中间价波动以外,还罕见的在升值期仍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与2018年11 月~2019 年6 月时对比,彼时在中美互相释放友好信号、市场交易元首会晤期,人民币偏强波动的同时,逆周期因子影子基本退出,日均-35bp,并不显著(一般认为日均±100bp 以外才是显著)。而当下,本轮人民币升值行情中,逆周期因子影子大多时间保持显著,低于-100bp(意味着偏向人民币升值方向拉动)。5 月12 日以来至今的78 个交易日中,有62 个交易日逆周期因子影子突破±100bp 区间,其中有59 个交易日低于-100bp。
二、人民币汇率的全方位“体检”
(一)当下人民币汇率估值贵不贵?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单一汇率较中美息差拟合中枢有所偏贵,但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中国出口份额拟合中枢仍然略偏低0.9%,处于合理波动中枢区间,价格并未大幅偏离价值,甚至可以说人民币对于一篮子汇率定价不仅不贵,反而略便宜,从这个视角看,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或仍有一定升值空间。
(二)汇率“三面”评估,边际向好。详见正文(三)政策面:逆周期因子影子在贬值侧加大摩擦力,逆周期因子影子日均-400~-500bp 左右。
风险提示:政策调控变化超预期,中美谈判接触前景超预期,企业待结汇盘成 本 估算不准确,逆周期因子影子估算模型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夏雪 日期:2025-09-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