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OPEC+加码增产 原油价格受旺季消费提振有限

2025-07-10 13:18 阅读数 3 #期货研报

  在以伊冲突缓和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冲高回落。然而,随着欧美夏季驾车出游旺季的到来,以及美元走弱,国际原油价格在6月底至7月上旬出现一波反弹,其中NYMEX WTI的原油期价在7月8日升至68美元/桶上方。

  当前原油价格受季节性旺季提振效果有限,三季度依旧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一方面,OPEC+不断加码的增产计划意味着全球原油供应还会进一步扩大,且伊朗和俄罗斯的原油并没有因地缘冲突而出现大规模的减产;另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尚未结束,原油季节性旺季消费回升力度较为温和。

  OPEC+不断加大增产力度

  2025年,全球原油产量预计将显著扩张,其中OPEC+为夺回市场份额而放弃主动减产的计划,且不断加大增产力度。7月5日,沙特阿拉伯等OPEC+的8个主要成员国举行线上会议,达成8月增产54.8万桶/日的协议,这一增幅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1.1万桶/日。此外,OPEC+可能会于8月3日召开会议,批准9月产量增加约55万桶/日,这将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和阿尔及利亚这8个成员国每日总计217万桶的原油重返市场。尽管在5月,OPEC+执行政策的力度参差不齐,导致部分成员国被要求“补偿性减产”,但OPEC+增产的大方向并未改变。

  从国家层面来看,5月,OPEC的原油产量升至2702.2万桶/日,较4月增产18.4万桶/日,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660.9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亚分别增产17.7万桶/日和3.7万桶/日,而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分别减产2.5万桶/日、4.9万桶/日和3.2万桶/日。

  美国原油产量出现回落,但很难抵消OPEC+的增产影响。2024年,美国的原油产量每天增长27万桶,平均产量为1320万桶/日,较2023年增加了2.08%。2024年,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几乎都来自二叠纪地区,其中二叠纪、鹰滩和巴肯是原油产量最高的区域,三地的产量几乎占到美国原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2025年,原油价格下跌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回落。截至6月27日,美国原油日均产量降至1343.3万桶/日,低于去年12月创下的1363.1万桶/日的纪录。根据达拉斯联储的能源调查数据,二叠纪米德兰盆地的平均盈亏平衡价格为62美元/桶,二叠纪特拉华盆地的平均收支平衡价格为64美元/桶。截至7月8日,2025年NYMEX WTI的原油期货均价为67.65美元/桶,鉴于此,部分高成本的页岩油企业出现减产。

  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减弱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几乎每一次中东地缘危机都会引发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2025年6月,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爆发“十二日战争”,再度令全球能源市场紧张情绪飙升。由于市场担忧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会导致运输受阻,因此,通过霍尔木兹的中东海湾地区几种主要商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其中占比海峡过境量60%以上的原油的出口量急剧下降。

  不过,6月下旬至今,迪拜原油价格暴跌和布伦特原油现货溢价现象,都显示紧张局势得到缓解。随着霍尔木兹的原油流量恢复正常,交易员重新回归现货市场。沙特6月的原油出口量环比增加45万桶/日至633万桶/日,为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轮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对原油市场的影响较为短暂,主要是因为结构性变革正在重塑能源市场的长期格局。首先,供应来源的日益多元化,动摇了传统产油国的垄断地位;其次,战略原油储备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国际能源署的建立,增强了全球能源治理能力;最后,全球从依赖化石燃料到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正在逐步推进。

  关税壁垒拖累原油的需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贸易壁垒可能削弱全球经济的增长,进而抑制原油需求。7月7日,在90天关税延期期满后,特朗普政府通知包括韩国、日本、塞尔维亚、泰国与突尼斯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美国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更高关税。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再度升温,经济增长受阻将削弱原油需求。三大机构IEA、EIA、OPEC在6月报告中对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测分别为10376.27万桶/日、10352.80万桶/日和10513.49万桶/日,较5月的预测分别下调14.04万桶/日、18.99万桶/日和上调13.58万桶/日。

  从中短期来看,随着欧美驾车出游旺季的到来,美国汽油消费出现季节性回升,6月炼厂的开工率已回升至95%左右。不过,美国汽油消费回升幅度较为温和,6月以来汽油裂解价差整体走弱,并未出现往年走强的特征。受新能源替代以及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美国今年驾车出游的旺季汽油需求降至860万桶/日,低于往年旺季900万桶/日的水平。

  从裂解价差来看,由于巴以冲突、以伊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的爆发,国际航运路线被迫拉长,航运柴油需求相应增加,导致美国柴油裂解价差大幅攀升。截至6月底,美国柴油裂解价差升至35美元/桶左右,高于去年同期的25美元/桶;而美国汽油裂解价差反而小幅回落,6月底约为23美元/桶,较去年同期下降2美元/桶。

  在国内市场,5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出现负增长,环比也下滑3%,这是3月以来连续第二个月出现环比下降。7月初,国内主营炼厂炼油吨利润上升至千元以上,令主营炼厂开工率上升至81%左右,处于5年同期最高水平。不过,地炼企业炼油利润仍在低位徘徊,截至7月3日,山东地炼企业开工率降至45%,低于去年同期的50.5%。

  综上所述,全球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大概率将走向过剩,尤其是传统原油市场的主导方OPEC+为夺回市场份额而加码增产。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因油价低迷而减产,但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扶持政策有利于传统石化企业,这些企业会因油价反弹而增产。由于能源结构转型,地缘政治危机对原油供应和运输的冲击减弱,但消费前景因特朗普关税壁垒而难言乐观,季节性旺季对油价的提振作用也较为短暂。对石化企业而言,可以买入芝商所旗下的WT原油每周看跌期权,或者运用上海国际能源中心的原油期货及期权对冲产品价格下跌和库存减值风险。(作者单位:广州金控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热门
最新文章
标签列表